評級機構:中國房企流動性堪憂 年內限購不會放松
年內國內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或進一步惡化
昨日,穆迪發布報告稱,中國大量開發商因為短債過重以及現金儲備不足,自2011年12月開始流動性已出現惡化。
穆迪稱,該公司予以評級的29家中國房地產公司的流動性狀況都在惡化,該公司最新進行的壓力測試顯示,其中11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現金流狀況疲軟,而2011年12月遇到這類問題的公司只有4家。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對中國房企流動性的判斷同樣悲觀。該機構在24日發布的一則報告中寫道,2012年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將有巨額債務到期,而且流動性狀況趨于惡化。
“再融資風險”加劇
兩大國際評級機構都有充足的悲觀理由。
穆迪稱,其予以評級的29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今年年底前到期的短期債務總額為人民幣1590億元,較其于2011年12月進行壓力測試時增加23%。其中國內債務總額人民幣1280億元,海外債務總額人民幣310億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今年一季度近140家上市房企負債近1.5萬億元,比去年年底負債總額增加了3%左右。
穆迪宣布維持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負面評級展望,其預計未來12個月中國房地產業的基本面還將持續減弱。
該機構稱,這一局面將給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現金流及流動資金造成進一步壓力。與此同時,國內及海外市場面向房地產行業的信貸繼續從緊。穆迪認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狀況在短期內不大可能會有改觀。
“今年將會是考驗逾8萬家中國開發商生存能力的一年。”標普同樣擔憂中國房企的流動性。
標普評級的30家內地開發商中,截至去年底時,于一年內到期的債務按年增加57%,至1560億元;同時現金卻減少12%,至1760億元。
標準普爾專家李國宜稱,房地產開發商的借款成本總體呈上升趨勢,同時融資渠道在收窄,進而對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造成損害。他說,那些評級較高并能夠從海外獲得貸款的開發商,還面臨利率上升和海外貸款期縮短的情況。
李國宜表示,在該機構授予評級的30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中,今年到期債務占未償債務總額的31%左右,比例不算太高。不過,今年到期債務中有大約42%是離岸債券、離岸銀行貸款和離岸信托貸款,部分開發商在這些債務再融資方面面臨困難。
同樣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項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國房地產信托余額為6865.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信托余額增加了2000億元。
標普:限購令不會松動
發力銷售似已難以避免。
一國企開發商稱,該公司旗下一個單價3萬元左右的樓盤賣得很好,在外地的住宅項目賣得也不錯,最近現金流超過20億元,負債率60%左右。該公司正在保持剛需樓盤的推盤速度。
而某在港上市房企銷售高管則顯得很著急,該公司在上海共有3個項目,在售的有兩個,一個剛需樓盤和一個豪宅項目,賣得很一般,沒有太大起色。
“銷售不佳和我們的推盤節奏有關,但現在即使加大力度也沒太大成果。因為我們都是2010年以后拿的地,剛需樓盤現在的單價已是底部了,沒什么利潤,再降價就要虧本了。上海近3年的別墅成交量是持平的,豪宅項目想回籠資金沒那么快。”上述在港上市房企高管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