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推動淡化海水入戶 政府補貼水價不變
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目前淡化海水的已經降至7-8元/噸,而且更重要的是,淡化海水喝起來和純凈水沒有區別。
對于北京,缺水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而較硬的水質也讓許多市民深感不適。前瞻網記者日前從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未來北京飲用水將使用淡化海水,淡化海水價格將與自來水持平。
眾所周知,苦咸的海水不適合人直接飲用,飲用淡化之后的海水是否存在安全問題?淡化水對現有的水質是否會產生影響?淡化海水能否解決北京的缺水?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表示,目前我國淡化海水從技術到形成產業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至少需要兩三年。
80后女孩陳娟是南方姑娘,到北京工作后,她對北京的用水尤其不習慣。陳娟說,每次洗臉洗澡的時候都感覺水滑滑的,好像怎么都洗不干凈。朋友告訴她,這是因為北京的水質太硬,堿性較大。
水垢太厚花萬元裝凈水器
除了水感和南方不同,陳娟說,北京的水垢特別嚴重。“家里裝修時新換的龍頭、噴頭、淋浴房等,用了半年已經有一層厚厚的白色水垢。有一次出差半個月沒回家,回來時洗澡用的噴頭出水孔幾乎都被水垢堵住了。”
陳娟說,這次之后,她下決心安裝凈水器。最終,陳娟花費一萬多元安裝了全屋凈水器,她告訴記者,雖然有些心疼錢,但太厚的水垢實在接受不了。
淡化海水尚難滿足需求
缺水,已經成為制約北京發展的瓶頸。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北京計劃未來使用淡化海水,通過向大海要水緩解用水難的問題。海水淡化是從海水中提取淡水,并將海水淡化產生的濃海水用于制鹽鹽提取鉀、溴、鎂等元素。而供給北京淡化海水的主要有唐山曹妃甸海水淡化項目,項目日前已竣工投產。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阮國嶺曾率領團隊給北京市發改委做過這一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他說,目前曹妃甸項目每日海水淡化量為5萬立方米,還遠遠滿足不了北京的需求,“北京實施引入淡化水不應該只有曹妃甸一個項目,應該找三四個項目通過管網連接起來,以保證供應。”
北京市民何時可以飲用到淡化海水,阮國嶺認為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日淡化海水70萬立方米
我國于上世紀50年代開展海水淡化研發。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海水淡化工程產水量約為70萬立方米/日,這些淡化海水約有70%用于工業,30%通過不同的方式被飲用。
“現在淡化出的海水,基本就是就地消化。”阮國嶺說。天津新泉海水淡化廠設計能力15萬立方米/日,主要為天津石化供水;而北疆電廠海水淡化能力為日產10萬立方米/日,一期工程全部建成投產后,最終形成日處理20萬立方米的能力。除了項目自用淡水外,將供給濱海新區4個自來水廠與凈化后的自來水混合進入城市管網。
淡化海水符合飲用標準
淡化海水制成的飲用水是否安全,水質量能否達標是許多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在阮國嶺的辦公室,記者看到飲水機上的桶裝飲用水是“海淡純凈水”,阮國嶺告訴記者,研究所內的飲用水都是淡化海水,記者倒了一杯,發現這種淡化海水無色無味,喝起來和普通純凈水并沒有任何區別。
阮國嶺介紹,目前海水淡化主要有膜法和熱法,膜法就是將加壓后的海水通過半透膜進行分離,水分可以通過半透膜,而其他物質不能通過半透膜,從而獲得淡水。熱法的原理是涼的海水遇熱生成蒸汽,鹽分被沉淀下來,海水被蒸餾成淡水。
在淡化海水的水質方面,阮國嶺介紹,我們對多個淡化海水項目產出水進行監督檢測,按照現有106項自來水標準我們做了104項檢測發現,淡化水都符合飲用標準。
建議政府補貼差價
向海洋要淡水可以緩解用水緊張,而淡化海水高昂的成本也是廣泛推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阮國嶺介紹,一個海水淡化項目,從選址、項目建設、技術研發、管網鋪設等方方面面的成本比較高,導致了淡化水的價格較高。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每噸淡化海水的價格約為每立方米七八元,阮國嶺建議差價由政府補貼,解決了價格問題,有利于淡化海水進入千家萬戶。
未來用水由三種水源合成
日前,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談及我國海水淡化現狀時說,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設備還比較少,“目前我們國家從科技投入到形成產業還是脫節,從技術到形成產業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今年2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
阮國嶺分析認為,《意見》的出臺指明了海水淡化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下一步應該有具體的細則出來。他說,“未來,北京市居民用水有三種水源,地表水、南水北調和其他調水工程調來的‘客水’以及淡化海水,我們將調和調配這三種水,然后通過管網輸入市民家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