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鬧“錢荒”放棄城鐵建設主導權
城際鐵路將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
日前,鐵道部對外發布了《鐵道部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進入鐵路領域。另外,鐵道部已明確下放城際鐵路建設主導權,城際鐵路也即啟新一輪建設熱潮,而當務之急是解決城際鐵路的融資難問題以及民資進入的路徑問題。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多個地方政府正在探索“以地養路”的模式來解決城際鐵路融資難的問題。“除了廣東、江西,還有幾個省市也在這么做,用鐵路沿線土地來融資是吸引民資進入的一條可行路徑。”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運輸經濟與技術研究室主任李連成說。另據消息人士透露,國開行正委托北京交通大學等相關單位就廣東省城際鐵路的投融資模式進行研究。
由于鐵道部的資金緊張,只能保證重點項目,城際鐵路的建設大門正在向地方政府打開,地方政府正“磨刀霍霍”、“躍躍欲試”。
“以后,城際鐵路將由地方政府自己修,地方政府負責投資,鐵道部主要負責審批和技術標準,但是在西部地區的鐵路修建還是主要由鐵道部負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告訴前瞻網記者。
然而,不解決融資問題,地方政府的城際鐵路之夢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原來城際鐵路都是以鐵道部投資為主,地方政府投資為輔,鐵道部投資調整后,現在雙方換位了,地方政府壓力很大。”李連成告訴前瞻網記者。
鐵路建設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被認為是解決融資難重要途徑,發改委相關人士此前也表示,對于城際鐵路的建設和發展,“我們目前也正在尋找一個新的方向,除了政府投資以外,還要吸引民間投資”。但是,鐵路具有公益性,城際鐵路是客運,盈利性差,而企業都是逐利的,企業投資是要求一定回報的。“以地養路”正成為一些省市解決城際鐵路融資難的“稻草”。
李連成表示,“以地養路”是一種比較可行的融資方式,鐵路的建設肯定會對沿線相關產業帶來積極影響,沿線低價隨著產業開發也會上升,而這種低價的上漲是要歸功于沿線鐵路項目的建設,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依靠土地進行融資在情理之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