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東協會:反對淡水河谷“封殺”中國船運企業
淡水河谷與國內船運企業的矛盾已經公開化。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在中遠集團將淡水河谷拒用中國船的窗戶紙捅破以后,中國船東協會已經正式跟淡水河谷就此事進行了溝通。中方與淡水河谷之間博弈的真正焦點是,后者想為其超大船舶尋求在中國港口的停靠權。拒用中國船只不過是淡水河谷與中方博弈的一個籌碼。
5月上旬,中遠集團披露,淡水河谷以多種借口拒絕使用中國船隊已達兩個月。有業內人士透露,淡水河谷拒用中國船的根源是淡水河谷要自造大船運輸鐵礦石,減少對其他船舶的使用。目前,淡水河谷已有6艘自造的超大船投入運營。中遠集團總經理馬澤華也曾公開表示,淡水河谷拒用中遠船只的依據是認為中遠游說中國政府不要接受淡水河谷的超大船停靠中國碼頭。
目前,淡水河谷的超大船還未曾正式停靠過中國港口。1月3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要求港口遇“超過現行規范設計船型”的大型干散貨、油品船舶時,對碼頭的靠泊能力進行充分論證并報請主管部門審查核準。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現行規范設計船型”的最大噸位為35萬噸級,而淡水河谷的40萬噸級超大船正在“嚴格管理”之列。
據悉,5月11日,中國船東協會與淡水河谷在北京進行了會面溝通。淡水河谷昨天發布聲明,證實與中國船東協會進行了會談,聲明中稱:“淡水河谷一直保持與中國相關機構和主管部門就超大型船舶在中國港口停泊的有關規定交換意見。”昨天,中國船東協會方面拒絕對外披露此次溝通的具體內容。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中國船東協會在會談中向淡水河谷方面亮明了如下立場:中國船東集體反對淡水河谷的自造大船計劃,希望淡水河谷考慮船東的利益,不要對中國的某一個船東進行封殺。
時瑞金融鐵礦石市場總監胡凱表示,淡水河谷自造船只運輸鐵礦石的理由是平抑海運費的波動,提升其在亞洲國家銷售鐵礦石的競爭力,但在目前海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此舉無疑會令其他船東受到巨大影響。不過如果航運市場好轉,中間的矛盾應該會化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