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貿易戰”一觸即發 專家稱菲律賓將損失慘重
針對當前進口菲律賓銅礦存在的問題,防城港檢驗檢疫局已把菲律賓產銅礦列為高風險貨物,嚴格按照有關標準施檢,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對貨物實行100%掏柜開箱檢驗,貨物需全部項目檢驗合格后才能放行。
菲律賓的礦產資源豐富,但去年菲律賓礦業的發展卻不甚樂觀。來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菲礦業投資為6.2億美元,大大低于政府預計的14億美元。菲財政部長普里斯馬去年4月訪問中國時表示,菲律賓礦產資源豐富,非常歡迎中國企業前去投資經營。
廣西商務廳東盟合作二處負責人表示,廣西從菲律賓進口的產品主要是礦砂、鋼鐵廢料、銅廢料等,廣西企業到菲律賓投資礦業的也比較多。不過,廣西和周邊的越南、印尼等國也有廣泛合作,與菲外貿比重較小,即使爆發貿易爭端影響也不會太大。
菲電子零部件出口或受影響
江蘇作為外貿進出口大省,其市場對于菲律賓來說極為重要。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菲律賓對中國出口的主要電子產品包括半導體及其配件、電子數據處理器、辦公設備、電信設備等。“隨著這兩年中菲貿易飛速增長,中國取代了日本成為菲律賓電子出口的第二大出口國,而長三角就占到出口份額的四成左右。”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一位負責人說。
江蘇省電子學會的一位負責人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菲律賓出口到中國的電子產品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隨著事態的發展后續情況還很難說。“長三角很多電器企業的電子零部件從菲律賓進口,但這個市場不光是菲律賓一家,如果兩邊貿易戰進一步加劇的話,這些電器企業完全可以選擇其他市場。”
上述說法得到了蘇州一家電器企業朱姓負責人的認同,該公司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的生產,所需電子零部件大都是從菲律賓進口。“其實這個市場不光只有菲律賓一家,東南亞有很多國家都有這方面出口貿易,我們也不一定就非得選擇菲律賓這個市場。如果局勢進一步惡化,那么我們完全有可能選擇別的市場供貨。長三角很多企業都可以這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從菲律賓進口電子產品19.8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9%。
“如果出現多數企業取消菲律賓作為進口電子零部件市場的話,那么菲律賓電子行業或將遭遇重創。”前述電子元件行業協會負責人說,現在很多國內企業正在關注局勢的發展,如果雙方出現貿易戰,那么國內很多電子企業會重新考慮電子零部件進出口的市場,因此菲律賓電子產業雖然目前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接下來不會受到影響。
·“貿易戰”對我影響甚微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中菲貿易持續增長,當月對菲律賓進出口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0.9%。而另一方面,中國是菲第三大貿易伙伴。受惠于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菲對華貿易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副秘書長許寧寧表示,從中菲貿易比重大、菲律賓外匯儲備下降、外商投資金額下降、中央政府借債增多等情況來看,菲律賓與中國的關系交惡是非常不明智的。許寧寧認為,阿基諾三世的這個舉動是迎合美國的亞太戰略,并從中獲得軍事和經濟上的相關利益,但是“他們打錯了算盤,中國堅持睦鄰友好政策,但是不能挑戰中國的底線”。
“目前來看,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倒是菲律賓的自有產品要出口到中國的影響比較大。”許寧寧表示,最近所接觸的企業家有95%以上都非常關心雙方會不會打起來,他們現在都不敢放開信用證,也怕一旦爆發戰爭投資收不回來。
“中國對菲律賓的貿易為逆差,真的進行‘貿易戰’,對中國幾乎不會有太大影響,而對菲律賓的影響則比較大。其實菲律賓國內的民眾并不支持政府的強硬態度,因為菲律賓總體還比較貧窮,他們希望經濟上有快速穩定的發展環境。”廣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綜合處副處長羅政分析,以廣州為例,廣州重視與菲律賓的貿易,去年廣州曾選擇在菲律賓開展貿易與投資洽談會。不過廣州與菲律賓的貿易份額并不大,去年總額為7.2億美元,其中出口為2.9億美元,進口為4.3億美元,菲律賓僅占廣州外貿的0.6%,比例非常低。羅政說,廣州從菲律賓進口的產品大都為初級產品、原材料等,都是需要在國內進行再加工的,如果不從菲律賓進口也容易找到替代的國家。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同樣認為,要爆發貿易戰對中國影響不會太大。比如廈門,去年對菲律賓出口額為12.49億美元,同比增長48%;進口額為3.63億美元,同比增長61.43%,之所以增幅較高關鍵的原因是基數不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