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重啟
圖為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
據悉,各地方一度暫停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在解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4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對垃圾焚燒項目建設提出了量化要求:到2015年,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要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
此前的2012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文上調了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價格,規定垃圾發電全國統一標桿電價為每度0.65元,于2012年4月1日起執行。
這些利好政策,點燃了相關產業層面的熱情,也引發了學界和民眾的新一輪關注。
源于垃圾圍城
“垃圾圍城”日益嚴峻。
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日益稀缺的土地與垃圾量的持續增長,二者矛盾尤為突出。
據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會副主任陳玲介紹,近年來,首都垃圾產生量每年以8%速度增長,按此速度,預計2012年全市垃圾年產生量將達914萬噸,到2015年將達到1152萬噸。
廣州日產垃圾約18000噸;南京日產垃圾5000多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環保產業研究員周繼能介紹,到2030年中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2050年達到5.28億噸。
目前,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是進入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但是,新建填埋場亦需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隨著城市擴容,城市人口劇增,“這一路線,越來越難以為繼”,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會固廢處副處長衛潘明介紹稱。
目前,北京垃圾場填埋量普遍超過規劃填埋量;超負荷運轉,成為垃圾填埋廠面臨的又一難題。
垃圾填埋廠產生大量甲烷,直接排空后,加劇氣候變暖;另外,即便使用國際上最先進的防滲膜產品,也無法徹底解決垃圾填埋后的滲濾液問題。
“約80%的垃圾填埋場存在地下水污染。”中國環境科學院趙章元研究員表示。
垃圾圍城的壓力,衛生填埋的弊端,加之政策層面的利好,三重因素之下,各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開始密集上陣。
2012年4月28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在其官網發布一則信息,其內容是“南京江北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開始第二次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同一天,南京另一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江南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也舉行了公眾參與聽證會。
廣州,這座曾因居民強烈反對而在2009年擱置了垃圾焚燒項目規劃的城市,近期也重新忙碌起來。
廣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健韻4月底透露,目前,當地規劃的6座垃圾焚燒廠中,花都、番禺的垃圾焚燒廠正在做選址的規劃環評;增城、從化、蘿崗的垃圾焚燒廠正在選址;城中心區的垃圾焚燒廠已經選址在興豐。
北京市提出,在今年年內,要將垃圾焚燒比例提高到20%;今年10月,位于門頭溝區首鋼魯家山礦、號稱“亞洲最大”的生物質垃圾焚燒發電廠有望試生產,預計年處理生活垃圾100萬噸。
衛潘明介紹稱,到2015年,北京市實現垃圾焚燒、生化處理和衛生填埋的比例應達到4:3:3。屆時,北京的生活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將達到1.1萬噸。
二三線城市也開始發力。近期,就有湖南的株洲,福建的連江、龍巖,安徽的合肥、六安、阜南,貴州等地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在或準備建設。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聶永豐認為,2008年至2015年,是“中國垃圾焚燒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令業內矚目的是,目前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密集開建,并未伴生2009~2010年間的反對事件高發現象。
產業利好
2012年5月3日,光大國際在其官網宣布,該公司投資7.5億元,在寧波市開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其中一期項目計劃于2013年底建成投運。
這是進入2012年以來光大國際拿下的第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也是其布局的第16個項目。此前的項目,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廣東等地,設計總規模1.46萬噸/日,總投資73.08億元。
據其官網資料,國家發改委上調垃圾焚燒發電價格到0.65元/度后,將對光大國際產生利好。目前其山東省項目的平均上網電價低于0.6元/度;江蘇省13個項目的平均電價在0.6~0.65元/度之間。若上述項目實行統一標桿電價0.65元/度,公司受益必將增加。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