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或鼓勵個人投資分布式發電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由國家能源局委托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以及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起草的《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即將完成初稿修改并上報國家能源局。據悉,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初稿明確,國家擬采用單位發電量的方式補貼分布式發電。
辦法首次明確提出分布式發電優先自發自用、多余電力上網、電網調劑余缺、雙向計量電量、凈電量計算電費等原則。辦法還鼓勵具有法人資格的發電投資商、電力用戶、微電網經營企業、專業能源服務公司和具備一定安裝使用規模的個人投資建設分布式發電。
辦法稱,補貼資金上限將通過競爭方式確定,補貼起點為電力用戶實際支付的銷售電價。對向35千伏以上更高等級電網供電的多余電量上網部分,補貼起點為當地脫硫煤電標桿上網電價。
分析人士認為,與此前上海等地補貼裝機容量相比,補貼單位發電量有利于提高分布式發電效率。通過競價方式,有利于提升造價更低的國產設備的使用比例。
在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初稿中,分布式發電被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自發自用類,第二類是余電上網類,第三類是全部上網類。該辦法要求,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對第一類分布式發電要簡化并網程序。電網應加快地區公用配電網建設及改造,涉及成本由電網承擔。電網為收購分布式發電電量而支付的合理接網費用,可計入電網輸電成本,從銷售電價中回收。
與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初稿提到的電網應與分布式發電項目單位或個人經營者簽訂并網協議和購售電合同相呼應,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初稿提出,對符合要求的分布式發電項目,電網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相關手續,保證項目及時并網。對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電項目,電網應全額收購,該部分收購價格高出平均上網電價的差額,由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充。
有業內人士擔心,盡管文件提出建立發電并網爭議解決機制,但并沒有具體細則。無論是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初稿還是分布式發電并網管理辦法初稿,均未對電網收購分布式發電做出強制規定,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難以避免電網以技術、安全等理由消極對待分布式發電并網。
一般來說,所謂分布式發電,是指位于用戶所在地附近,裝機規模較小,電能主要由用戶自用和就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發電設施或有電力輸出的能量梯級利用多聯供系統,通常并網等級少于110千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