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十二五”科技規劃》將出臺 重點發展煤制氣技術
煤制氣技術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煤化工“十二五”科技規劃》(下稱《規劃》)日前已編制完成,即將對外公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重點扶持煤制天然氣技術應用,并擴大此方面的試點范圍。
相關專家表示,煤制天然氣的能源轉換率及能源替代效果相較于其他煤化工技術均呈明顯優勢,其產業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眾多企業也加緊投身其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十二五”期間,煤制天然氣項目加速上馬,將有望帶動千億元的設備市場需求。
“氣荒”倒逼
煤制天然氣是指煤經過氣化產生合成氣,再經過甲烷化處理,生產代用天然氣(SNG)。煤制天然氣的能源轉化效率較高,技術已基本成熟,是生產石油替代產品的有效途徑。煤炭科學研究院人士表示,煤制天然氣能源轉化效率可達50%左右。而煤制油方面,采用F-T(費托合成)技術,煤間接液化的轉化率為32%,直接液化則為38%,均比煤制天然氣轉化效率低出不少。
目前國內天然氣供應的缺口正逐年加大,對外依存度近兩年更是呈快速上升之勢。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國內天然氣缺口將達1000億立方米。2011年,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24%,與2010年12.8%相比,呈成倍增長態勢。上述人士表示,這從客觀上加大了對非常規天然氣及替代天然氣的需求力度,除頁巖氣開發力度加大外,煤制天然氣在國家“十二五”戰略中也被寄予厚望。
事實上,近年來,包括大唐、同煤等在內的國內眾多涉煤企業已紛紛加緊布局煤制天然氣產業,一些示范項目已取得進展。就連此前一直主打煤制油技術的神華集團,近日也開始動作頻頻,其2009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奠基的總投資160億元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已于今年4月10日正式開工。
設備市場可達1000億元
根據上述《規劃》,“十二五”期間煤制天然氣乃至整個煤化工行業仍處于示范階段,或難開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進程,因此,到2015年,可率先受益于煤化工熱的細分領域非煤化工設備廠商莫屬。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煤制天然氣設備投資占比超過50%,其5年內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將達1000億元。
在煤制天然氣設備投資中,壓力容器約占總需求的45%,換熱器約占20%,機泵約占15%,空分設備、管系、閥門、儀表及電控等占20%。隨著國內一些大型煤化工項目相繼進入實質運作階段,相關設備開始進入集中招標期。分析認為,2012年煤制天然氣設備企業有望進入大規模訂單增長期,業績將大幅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