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行業亂象:用工業明膠生產膠囊 含劇毒
央視曝光藥廠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膠囊
日前,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一期節目,稱河北部分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及清洗,隨后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進入消費者腹中。據調查,共有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
有些藥品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有較大的刺激性,所以需要用膠囊包起來才便于服用,膠囊作為藥品的重要輔料同樣也會被人體消化吸收。
走訪膠囊廠
明用食用膠暗用工業膠
儒岙鎮位于浙江省新昌縣,是全國有名的膠囊之鄉,有幾十家藥用膠囊生產企業,年產膠囊1000億粒左右,約占全國藥用膠囊產量的1/3.
調查發現,這里的膠囊出廠價差別很大,同種型號的膠囊按1萬粒為單位,價格高的每1萬粒賣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卻只要四五十元。
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浩明透露,膠囊價格懸殊跟明膠原料有很大關系,一種是兩萬多(1噸),一種是3萬多元。
在這家廠的原料庫房存放著每噸售價3萬多元的明膠。王浩明透露,2萬元的一般不放在這里,因為隨時進行檢查。這種2萬元的明膠用白色編織袋包裝,兩種明膠外觀非常相似,都是呈淡黃色顆粒狀,肉眼幾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別。
新昌縣多家膠囊廠都在暗中使用這種來路不明的白袋子明膠加工藥用膠囊。一提到這種明膠的來源,廠家都非常警惕,不愿多講。
央視調查歷時半年終于摸清暗中銷售的白袋子明膠的來源。一名曾在新昌華星膠丸廠承包膠囊生產線的負責人透露,這種神秘的白袋子明膠大多來自河北、江西等地。
探源明膠廠
碎皮堆成山散發刺鼻臭
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位于衡水市阜城縣,是一家獲得食品添加劑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據廠里的一名經理介紹,他們廠去年生產了1000多噸這種白袋子明膠,其中大部分都賣給了浙江新昌地區的藥用膠囊廠。該廠經理宋訓杰表示,白袋子包裝的明膠之所以便宜,是因為使用了一種價格低廉的“藍皮”作原料。
這名經理所指的“藍皮”放置于廠里的空地上,遠遠望過去像垃圾回收場,走近發現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碎皮子,散發著刺鼻的臭味。
據該經理介紹,這種碎皮子正是“藍礬皮”,業內俗稱“藍皮”,實際上就是從皮革廠鞣制后的皮革上面剪裁下來的下腳料,所以價格便宜,每噸只要幾百元。
《中國藥典》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準。按照《食用明膠》行業標準,食用明膠應當使用動物的皮、骨等作為原料,嚴禁使用制革廠鞣制后的任何工業廢料。
這種被明令禁用的工業皮革廢料經過生石灰浸漬膨脹、工業強酸強堿中和脫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處理后,變得又白又嫩,看上去跟新鮮動物皮原料沒什么兩樣。
在熬膠車間,正在熬制的皮子里面還夾雜著其他異物。宋訓杰解釋,里面的臟東西熬完膠以后都會清出去,有沒有臟東西沒關系。
熬出來的透明膠液,再經過濃縮、凝膠、干燥、粉碎等工序,就成了淡黃色的所謂“藍皮膠”。這種明膠實際上就是國家明令禁止用作食品藥品原料的工業明膠。宋訓杰表示:“用來生產藥用膠囊百分之百沒問題。”
“藍礬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皮革在工業加工鞣制時使用了含鉻的鞣制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
宋訓杰稱,“藍皮”鉻不用化(驗),肯定超標。一般十五六(倍)吧。
在車間,這種工業明膠被分別裝入兩種包裝袋,一種包裝上赫然印著“工業明膠”的字樣,另一種包裝上則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產品標識。后者則賣到浙江等地的膠囊廠加工藥用膠囊。
重返膠囊廠
膠囊制成型從不檢鉻毒
這種采用工業皮革廢料做出來的工業明膠,又是怎么加工成藥用膠囊的?
膠囊作為藥品輔料,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必須衛生。但是在新昌縣卓康、華星等膠囊廠調查發現,工廠的工作人員未經消毒,便可隨意出入生產車間。負責挑揀整理的工人直接用手接觸膠囊。一些掉在地上的破損膠囊被掃起來,連同切割下來的膠囊廢料一起回收使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