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企業的國際化之路
今年的中國家電博覽會剛剛在上海落下帷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這一屆的博覽會國際化味道十足。
博覽會期間,海爾的發布會頗具“國際范兒”,八位演講嘉賓中,外籍人士占了五位,其中包括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的研究總監、海爾全球白電銷售總監、巴斯夫大中華區總經理、海爾空調日本研發中心總監、新西蘭斐雪派克駐華首席代表。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海爾已經連續三年,成為全球冰箱、洗衣機等大型白色家電產品銷量冠軍。LG、惠而浦緊隨其后,美的和三星并列第四位,伊萊克斯、GE并列第五。
2011年,海爾集團營業額達1509億元,其中海外收入占27%。去年,海爾收購了日本三洋電機的白色家電資產。海爾集團全球品牌運營總監張鐵燕透露,繼今年2月完成對三洋白電日本資產的整合后,三洋白電在東南亞的資產也將于3月31日前完成交割。
海爾近年國際化穩步推進,主要得益于對全球研發資源、上游材料資源的整合與利用。除了青島總部的設計研發中心,海爾目前在日本、歐洲、美洲分別還有三個、四個及兩個設計研發中心。
海爾不斷推出新產品的背后,是其對全球產業鏈掌控能力的提升。所以,其變頻空調新品,由日本研發團隊研發;其冰箱新品,率先采用巴斯夫的化工材料;其洗衣機新品,使用了斐雪派克的變頻電機。
與海爾不同的是,格力一直堅持走自主技術創新的路。它已連續七年蟬聯全球家用空調銷量冠軍,目前正在向中央空調領域拓展。格力2011年年底成功研發直流變頻離心機,打破了大型中央空調由美國企業壟斷的局面。
格力電器副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今年“兩會”期間透露,繼去年在美國設立分公司之后,格力正醞釀在美國設立工廠。本月,格力形象片首次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
美的則另辟蹊徑。美的集團董事長何享健多次在內部會議上強調,美的繼續通過收購兼并的方式,加快國際化進程。去年,美的整合了美國開利在南美洲、印度的空調資產。目前,美的空調已在越南、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設立了五大海外生產基地,新興市場的布局不斷完善。
要成為世界級的企業,不僅單純看銷量,還需看全球品牌影響力、產品技術創新力、行業標準的話語權。與老牌跨國公司相比,中國企業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專家表示,中國家電企業過去主要做OEM(代工),現在開始發展自主品牌,最近幾年發展很快。但是,中國企業不可能用一個產品去打不同國家的市場。因此,實現研發的本地化對自主品牌而言至關重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