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水電投資逾160億 增長一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1-2月,國內水電投資總量達到了163億元,同比增長將近100%。
數據顯示,今年1-2月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451億元,而去年同期為367億元,同比增加了22.89%,其中增長最快的當屬水電,水電投資額同比增加了近100%,而火電投資持續下降,今年1-2月的火電投資為79億元,同比減少了54.34%。
水電投資加速
對比去年同期的新增裝機可發現,今年1-2月份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385萬千瓦,僅為去年同期的1/3。去年同期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231萬千瓦。
分析指出,電力需求下降,使得新增裝機壓力減少。統計顯示,今年1-2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74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而去年同期為全社會用電量達70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2%。也就說,今年用電增速同比下降了近50%。
新增裝機下降的主力是火電裝機的減少。今年1-2月,火電裝機由去年的991萬千瓦下降為今年的273萬千瓦,下降幅度高達263%。業內人士指出,火電新增裝機下降,主要是因為電力企業火電業務長期虧損,投資火電的積極性不足以及國家放慢火電審批的緣故。
不同于火電裝機新增大幅下降,水電的新增裝機總體上平穩,同時,水電的投資呈現快速增長,1-2月份水電投資同比增加近100%。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介紹,截至2011年,在建裝機規模近1.6億千萬,其中1億千瓦為水電。
中電聯日前發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滾動研究報告顯示,清潔能源尤其是水電投資加大將是“十二五”期間乃至“十三五”期間的電源投資趨勢。中電聯預計,到2015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2600萬千瓦,其中,水電增加1700萬千瓦,煤電減少500萬千瓦。按照此前電監會公布的“十一五”期間投產電力工程項目造價監管情況通報的數據,水電工程項目決算單位造價為6870元/千瓦,則“十二五”期間水電的投資將達1786億元。
擔心未來“硬缺電”
受西南旱情影響,1-2月,水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同比下降了49小時。與此同時,廣東仍現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薛靜介紹,受旱情影響,廣西、貴州、云南等地1-2月對廣東省的電力輸送下降了50%,以致廣東出現電力缺口。為應對電力缺口,廣東省一方面采取限電、調峰等方式抑制用電量快速反彈,另一方面當地電廠滿發。這也使得廣東1-2月用電量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僅為5.3%,而發電量增速卻超過10%。
由于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而西南地區連年干旱,因此業內人士頗為擔心,即便西南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完成,仍然滿足不了電力需求。對此,薛靜指出,最好的辦法是在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的同時,配套核電和大型煤電,以便在枯水期起到調峰的作用。
薛靜還認為,雖然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等新增容量有所提高,但它們屬于利用強度比較低的能源,在火電新增規模大幅減小、投資下降過快的情況下,未來幾年有效新增裝機容量必將減少,“硬缺電”的現象很難避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