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推動出版業轉型升級 打造5-7家出版業航母
國內新聞出版業亟需轉型升級
國內新聞出版業正在加速走入寡頭時代。
昨日,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加緊組建新聞出版業的航空母艦。從全國來講,組建5~7家出版傳媒航空母艦的目標已經快要實現。中央層次上三大集團——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教育出版集團、中國科技出版集團已經全部組建,將通過上市迅速做大做強。”
過去,出版市場主體缺位,通過改革,把出版單位打造成一種市場主體,最有效、最規范的通道就是上市融資。
“改革進入市場后,我們發現新聞出版企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合理。”柳斌杰表示。
具體表現則在地區之間不平衡,行業之間不平衡等。針對以上問題,出版總署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推動形成全國統一的大流通市場。其中,一批出版傳媒上市公司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49家集團上市,大大推動了行業發展。”柳斌杰表示。
目前,新聞出版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數字化大潮來襲,不少民營書店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倒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過去10年,近五成民營書店倒閉。
對此,柳斌杰表示,這種現象在國內外都普遍存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出現一大批民營書店,在傳播知識、購買書籍方面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是改革開放后的一道風景線。隨著一些書店經營遇到了困難,大家都擔心這道風景線還能存在多久。
這背后的原因,除了民營書店成本越來越高外,就是數字化傳播,使得一部分讀者分流,買紙質書的人下降。
不過,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近幾年,隨著文化消費增加,實體書店圖書銷售增速仍保持在20%左右。
但也有相關數據顯示,圖書線上零售占整體圖書零售市場不少于30%份額,增速35%以上,每年增加9%的市場份額,預計最晚到2013年與線下平分。
柳斌杰表示,這兩種情況使得民營書店有的在轉型,有的在縮小規模,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要靠國家進一步的政策。
實體書店還是有發展空間的。相關調查表明,30歲以上的人主要還是讀紙質書,30歲以下的讀者在向電子閱讀、數字閱讀、移動終端的閱讀轉變,電子閱讀上升空間非???。
從世界各國趨勢看,短、平、快的東西可以使用電子閱讀、移動閱讀。因為鉆研是一個思考研究的過程,不是簡單了解消息,兩種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未來,人們在閱讀時會是兩種形式交互使用。柳斌杰表示,出版業要跟上數字化傳播要求。
對于傳統紙質書的數字加工問題,柳斌杰介紹,要把傳統紙質書搬上閱讀平臺,實現數字化,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使出版業實現轉型升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