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畜牧養殖業每年使用近10萬噸抗生素原料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級大國”
中國的抗生素使用量讓人吃驚,據衛生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遠遠高于國際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人均年消費量是美國人的10倍,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級大國”。
而濫用在住院病人方面更為嚴峻,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資料顯示,國內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而其實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還不到二成。甚至食品和飼料中都有抗生素的身影。據測算,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9.7萬噸抗生素用于畜牧養殖業,占年總產量的46.1%。
“抗生素如此濫用之下,產生的不只是‘耐藥寶寶’、‘超級細菌’,更是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于濫用抗生素,而其所造成的病菌耐藥性更是無法估量。在抗生素監管方面,主管部門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這些措施的作用極其有限。”全國政協委員、陜西協同生殖醫學研究所所長董協良說:我認為,我國抗菌藥物應用比例超高,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唯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才可能盡快取得治理上的成功。
防范濫用法規需“升級”
應該說,我國目前的藥品及食品管理法規中對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是有相關規定的,但這些規定主要限于衛生部門的內部規章及醫院管理中抗菌類藥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級較低,法律強制力及處罰力度也相對疲軟。因此,在法律層面應該出臺更為嚴厲的重典。
加強臨床使用的監管
患者只有在醫院,經過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后,具有嚴重的感染癥狀且醫師認為必須使用,才能由醫師開具處方使用抗生素。此外,還必須經過醫護人員認可,并由藥房最終審定,強調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針對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序審定非常嚴格。
另外,患者在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制度上應該不允許執業醫師直接運用最高端的抗生素類藥物(例如第四代頭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較低的低端抗生素類藥物。
養殖業全面禁用制度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歐盟國家已在2006年1月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從食品源頭防止抗生素殘留物傳入人體的可能。對畜牧養殖所用的工業飼料,要出臺相應規范要求。禁止使用抗生素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渣、廢水做原料,禁止添加規定成分以外的任何添加劑。
另外,對抗生素生產過程出臺管理規定,對抗生素原料藥生產過程的中間體實施管理,防止流向社會造成危害。
制定健全合理的食品檢測方法和標準,使市場上流通的食品中抗生素含量得到有效控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