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內上市車企效益普遍下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截至昨日,已經有50家上市汽車企業披露了2011年度業績預告或年報,占所有上市車企的60%。其中,23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幾乎全部為零部件類公司;2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3家公司預計虧損。
隨著汽車市場終端銷售增速顯著放緩,整車類上市公司普遍業績下滑;相對而言,零部件類上市公司受益于優質客戶、資產注入等實現業績平穩增長。
整車企業大多業績不佳
受宏觀緊縮經濟政策影響,以及高通脹率、高油價、消費鼓勵政策退出以及限行限購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響,汽車行業產銷增速明顯放緩,整車制造商出現大范圍業績下滑。數據顯示,12家已發布業績預告或者年報的整車上市公司中,僅有上汽集團預計業績同比上升,其余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2011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41.89萬輛和1850.51萬輛,同比僅分別增長0.84%和2.45%,創13年新低。而2009年和2010年汽車銷售量同比增幅分別高達46.1%和32.4%。
乘用車方面,受汽車消費鼓勵政策退出和消費升級等多方面影響,中小排量轎車的銷售狀況不容樂觀,中低端汽車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產品售價區間下移,而原材料等多種成本則不斷上升,自主品牌車企普遍業績下滑。
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分別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0%-98%和45%-75%;比亞迪凈利潤也下滑44.38%。長安汽車表示,受多種因素影響,微車行業整體負增長,公司微車銷售量同比下降28.25%,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50.67%至55.60%。
商用車市場增速同經濟增速高度相關,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相關上市公司倍感業績壓力。福田汽車201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滑29.99%,亞星客車預計2011年度凈利潤將出現虧損。
福田汽車表示,2012年汽車行業所處的宏觀環境將遠好于去年,但國家出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投資增速、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將明顯放緩,將使得商用車市場銷售下降。此外,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新增產能投放的高峰期,銷售和業績壓力進一步增大。
零部件廠商喜憂參半
整車市場終端銷售增速放緩,尚未完全影響到上游汽車零部件行業,在預計2011年度業績同比增長的23家汽車上市公司中,僅有一家汽車整車制造商,其余均為零部件類公司。
5家預計業績增幅超過50%的公司均來自于汽車零部件行業。禾嘉股份預計公司201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50%以上,穩居行業業績增幅榜第一位。不過,公司業績增長并非由于主營業務發展順利,而是由于公司托管收入全額計入營業收入,且一家子公司減虧。
作為華晨寶馬、北京奔馳、上海通用等公司轎車保險杠、防擦條的供應商,模塑科技則受益于這些主要客戶銷售狀況良好,而實現業績增長。公司預計凈利潤將同比增長120%至170%,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銷售增長使得規模效益體現,且收到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紅款。
此外,還有萬豐奧威、武漢塑料、長春一東預計業績增幅超過50%。其中,萬豐奧威受益于優質資產的注入,而長春一東擁有實力強大的下游客戶一汽集團,在車市遇冷的情況下,銷售狀況受到的影響較小。
相對而言,受微車銷售同比下降,東安動力參股公司所產微車發動機產銷量大幅下滑,導致東安動力的投資收益同比大降,預計最終凈利將下降80%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