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業被曝集體違規 水洗=干洗?
很多人都在干洗店洗過衣服,但有多少人知道干洗店的“潛規則”?
近日,有媒體曝出“干洗黑幕”,報道稱很多洗衣店里所謂的“干洗”,九成都是水洗的,洗滌劑的安全性更是令人擔憂。而在成都連鎖洗衣店背后,是否也存在九成水洗,洗滌劑危及人體安全的情況呢?
消費者
對干洗店產生懷疑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的劉小姐盤算著,該把冬天的羽絨服等厚重衣物清洗一次以后收起來。然而,當她將兩件短羽絨服與一件長羽絨服一起送到附近的連鎖洗衣店時,對方的要價卻嚇了她一跳。
“三件衣服在福奈特要165元,我這些衣服買的時候一共也就花了不到2000塊錢。再洗幾次都可以再買一件新的了。”劉小姐有些不滿,但出于連鎖洗衣店洗衣品質更高的想法,劉小姐最終還是將衣服都送洗了。
但昨日,劉小姐看到新聞曝光福奈特水洗事件后,再把已經洗好的衣服拿出來仔細觀察,“好多地方都沒洗干凈,而且有的縫合的位置開縫了,里襯褶皺也很嚴重,嚴重懷疑成都福奈特也是水洗顧客衣服。”不過由于已經沒有憑證,再加上也沒有確鑿證據,劉小姐只能自認倒霉。
盡管布蘭奇不在曝光的名單中,但家住成都棕北小區黃先生同樣對該連鎖店產生了懷疑,不久前,他將一件羊絨衫送到布蘭奇棕北洗衣店干洗,幾天后洗衣店將用透明塑料袋整齊包裹好的衣服交還給了他。
然而十幾天后,當他再把這件羊絨衫拿出來準備穿的時候,才發現衣服比送洗時長出了一大截,完全走了形。“羊絨衫必須干洗,但洗后變長顯然不是干洗的,跟店家討要說法,他們說你的毛衣送來的時候很臟,進行了特殊處理,至于是哪種處理涉及商業秘密。”黃先生坦言現在對干洗店已經完全不信任。“連鎖店都是這樣,還不要說那些小店了。”
業內爆料
10元干洗一次成本都不夠
在連鎖洗衣店,往往用一塊大簾子隔開了前臺與洗衣設備,也讓許多消費者對所謂專業洗滌感到摸不著頭腦。那么,暴利洗衣、干洗替代水洗等情況是否真的廣泛存在呢?在成都從事洗衣行業數十年的王女士表示,干洗店確實有很多貓膩,特別是成都很多8元就能洗一次襯衣,10元就能洗一次毛衣的社區干洗店,肯定不是干洗。而大多干洗店都重復利用“老油”也是業內盡人皆知的行業潛規則。
王女士透露,正規的干洗店光投入就十幾萬甚至上百萬。現在大型干洗店使用的石油干洗機,全自動的一套下來就要二十幾萬,這還不包括烘干機、燙平機、人像機、輸送機、消毒機,如果全套配齊,投入將近百萬。
“在正規洗衣店,衣服干洗,要經過接衣、分類、去漬、洗滌、熨燙、消毒和成衣7個程序。我算了一筆賬,四氯乙烯每公斤26元,每次用50公斤,要1300元,而50公斤只能洗5件毛皮大衣,200件左右的襯衣,單說成衣打包,塑料袋和衣架的成本就要一塊多,這樣一整套工序下來,不算人工,洗一件襯衣整個成本花費就已經在10元以上了。”王女士說。
小區干洗店多用“老油”
“現在的干洗油主要就是四氯乙烯和石油碳氫溶劑兩種,四氯乙烯在國際上一直是存在爭議的,因為安全性還存疑,而現在石油洗滌劑的價格每公斤在26塊左右。”
王女士說:“例如淺色裘皮類衣物,其實正規來說一缸就應該只洗這一件,而且洗過之后整缸洗滌劑都該重新凈化處理,但是無論是石油還是四氯乙烯,一桶洗滌劑的成本都要好幾千元,
因此成都大多小區干洗店基本上就沒有這么做的。”
小區干洗店所用的多是“老油”,就是洗過多次衣服的干洗油。“特別是深色的衣服,采用用過的‘老油’洗滌,從外表基本看不出來,但放在水里輕揉就會出現黃黑色的老油。”
通過循環使用“老油”,干洗的成本則大大降低。同樣以貂皮短大衣為例,在布蘭奇、福奈特等連鎖洗衣店,其標價是380元到480元不等,采用“老油”洗滌的話其實際成本還不到100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