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進出口罕見“雙降” 出口下降0.5%
日前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726億美元,同比下滑了7.8%,其中出口出口1499.4億美元,同比下滑0.5%;進口1226.6億美元,同比下滑15.3%。
這種進出口同時負增長的情況較為罕見,讓人不禁為中國的外貿捏了一把冷汗。
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導致進出口雙雙下滑的因素可能有兩個:一是1月份元旦和春節長假的假日效應影響;二是與當前外貿發展的內外環境趨緊特別是國外需求下降有關。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這種負增長不會持續,預計2月份進口和出口的同比增速都將大幅反彈至15%以上。但是2月以后,中國的進出口要回到以往的高水平增長也會很困難。“整個上半年,出口能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就很不錯了。”他說。
另有專家表示,盡管1月份進出口雙雙負增長主要是由于季節因素和春節影響,但歐債危機對外需的拖累也開始顯現,令今年的外貿形勢十分嚴峻。
沈丹陽表示,國務院領導和商務部對1月份出現的進出口情況高度關注,最近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多次表示將保持外貿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外,商務部將在2月20日-21日在江西召開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研究部署下一步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工作。
沒工人 沒訂單
外貿形勢越來越嚴峻,企業的感受最明顯。
“現在工人來的不多,訂單也不多。”艷陽春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春滿稱,今年春節后外貿企業的訂單情況十分不樂觀。“初步估算訂單至少比去年春節后少了20%到30%。”他說。
“最近詢價的外國客戶確實很多,但是敲定的單子很少。”河南洛陽服裝加工廠的劉國強表示,工人還沒回來,手里也沒有近期的訂單。“服裝出口競爭太激烈,各家報價都很低。而且現在都有網絡,外商基本都是問問這家,再問問那家,但就是不下單。”
去年底,廣東省佛山南海檢驗檢疫局也曾向家具、服裝、玩具、家用電器、照明設備等15類749家中小出口企業發出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接到今年第一季度訂單的企業有375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52%,而接到半年訂單的只有57家,占8%,37%的被調查企業尚未接到任何訂單。
“我們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但各地的訂單都在減少,由于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市場的情況最糟糕。”黃春滿表示,金融危機過后,歐洲市場需求一直在下降。
競爭力下降
“當前我國外貿出現的下滑態勢主要是國內外各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結果,主要問題按嚴重情況排序是:國際市場疲軟,訂單減少;成本上升,利潤空間壓縮;經營環境變壞,貿易摩擦增多等等。”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博士表示。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調研情況顯示,包括:五金、鞋襪、服裝、塑料、家具、裝飾材料等共有17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利潤相當低微,甚至為零。我國外貿產業已不具備成本優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