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力推新能源汽車“大躍進” “十二五”計劃產550萬輛
在業內人士鐘師看來,這種政府買單的方式,確定的上路目標很容易實現。但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無異于杯水車薪。“它在一定程度上只作為政績展示用,而不能真正形成商品效應。”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擔心,這種情況在今年會顯得更加強烈,“不是汽車集團,是某些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投資上過熱”。
各地方政府規劃“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產能已經超過了550萬輛,而今年是多數地方政府確定的這些產能提升的起步年,其中合肥市、吉林省預計2012年形成5萬輛產能,上海形成10萬輛產能,重慶計劃達到24萬輛產能。“如果前兩年已經發燒,高燒在今年真正開始了。”一位業內資深人士稱。
跟隨各地政府“火燒”新能源汽車的是當地國有汽車企業,上海汽車和長安汽車都提出了今年過10萬輛產能的目標。而大部分民營、合資的汽車企業,出現較大的“降溫”,新能源汽車先鋒企業比亞迪經歷2011年糾錯后,就開始趨于冷靜,王傳福不再量化產銷目標,而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會分步走,首先應發展公共交通,其次才發展家轎。我們會長遠布局新能源汽車。”
無論是杭州,還是深圳,在談到新能源汽車產業時,喜歡用“領先地位”來定位。深圳市發改委上述人士就表示:“迄今為止,深圳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止在全國,在全球也算是領先的了。”而此時,被稱為行業標準與方向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一拖再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出臺時間。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