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招聘模式沖擊傳統模式 智聯、前程無憂亟需轉型
現在絕大多數人尋找工作信息的第一選擇大都是招聘網站,紙媒招聘已經式微,但這并不意味著網絡招聘就可以高枕無憂,它仍然面臨著危機。
作為以紙媒招聘發家的前程無憂,目前也是國內最后一家較知名的保留紙媒招聘業務的企業,但其紙媒招聘嚴重萎縮。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紙媒招聘業務在該公司營收比重中已經下降到一成左右,而網絡招聘已經成為公司主業,占營收比重八成以上。
盡管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網絡招聘方興未艾,但在面臨著社交網絡招聘的沖擊。招聘渠道的變革緊隨著互聯網的潮流。
互聯網行業專家于明表示,由于互聯網的興起,紙媒的影響力逐步減弱,而且招聘渠道精準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往的海投逐步演變成網絡分類招聘,最終演變成社交圈內招聘,社交網站招聘的興起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2011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前程無憂三季度總營收達到了3.4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在線招聘服務的營收同比增長49.0%,達到人民幣2.127億元。
數據顯示,三大傳統招聘網站占據著70%以上的網絡招聘市場。然而,光鮮的數據并不能掩蓋傳統網絡招聘行業遇到的危機——投資者卻步,社交網絡招聘不斷壯大,正影響著傳統網絡招聘的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在國內招聘網站三巨頭里,只有前程無憂維持盈利狀態。智聯招聘與中華英才網都長期處于虧損。并且,近三年資本市場對傳統網絡招聘業反應冷淡,目前網絡招聘行業內已難尋覓VC的身影。
招聘網站覆蓋的人數正在出現遞減趨勢。據統計,在2010年,除了春節后的3月份出現了較大的環比增長,其他月份的環比增長均十分微小,有7個月的環比增長竟然是負值。
互聯網研究學者王啟勝認為,高額廣告費是傳統網絡招聘的硬傷,加上招聘網站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單一,不僅困擾著各大網絡招聘網站負責人,也嚇跑了投資者。
而另一方面,社交網絡招聘則迎來了資本的春天。去年美國LinkedIn成功上市以及中國多家社交網站獲得風投,帶動了新一波社交網絡招聘浪潮;微博、問答網站等新興的互聯網應用,也正在被整合進社交網絡招聘之中,更是給社交網絡招聘帶來新的增長引擎。
國內社交招聘網站優士網CEO盧漢森表示:“90%的CEO表示,在中國中高端人才的招聘是存在一定難度的。社交網站招聘服務從一定意義上解決了這一難點。”
目前,美國知名社交招聘網站LinkedIn在中國的注冊用戶已經超過一百萬。《2011/2012世界工作報告》顯示,85%的中國受訪雇主相信未來社交媒體將成為招攬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招聘會計師、商業、IT等上網非常活躍的專業人士時將發揮最大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依靠“收集簡歷—召集企業—收取傭金”的盈利模式,很難繼續在招聘市場份額中有新的突破,甚至暗藏危機。全球最大的在線招聘服務商Monster上月宣布全球裁員400人,約占員工數7%。這給傳統網絡招聘也敲響了警鐘。
三大招聘網站也意識到轉變迫在眉睫。2011年3月,智聯招聘和人人網合作的仿LinkedIn網站——經緯網上線;而在近期的改版中,前程無憂也推出了名為“機會敲門”的、有社交色彩的功能頻道。
不過,王啟勝也坦言,未來社交網站招聘將繼續強大,蠶食掉一部分市場份額,但短期內不會成為主導力量,將作為其他專業人才網站的一個補充。能否利用這段時間無疑將決定三大傳統招聘網站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