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全國商戶進賬4700億 休閑娛樂文化消費成主流
春節長假已經結束。在過去的幾天時間里,我國節日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促銷活動精彩紛呈,亮點突出,市場運行平穩,繁榮興旺。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4700億元,比2011年春節期間增長16.2%。
促銷活動精彩紛呈
龍年春節期間,各地商貿企業抓住春節旺銷時機,以金龍賀歲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年味濃郁的促銷活動。
河北開展“年貨進社區”活動,把傳統年貨送到居民家中。天津市舉辦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達1200多項。
北京、吉林、青島、大連等地舉辦豐富多彩的年貨大集,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5%、17.9%、18.1%和14.2%,廣西、河北、陜西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4.6%、24%和22.3%,遼寧、甘肅、新疆增幅也在兩成以上。
商品市場亮點突出
春節商品市場消費呈現品牌、時尚、個性化特點,冬季服飾、年節食品、金銀珠寶、時尚數碼及家電等商品全面熱銷。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服裝、金銀珠寶、食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7%、16.4%和16.2%。
賀歲金條、金元寶、擺件、“龍元素”飾品等受到消費者熱捧,北京菜百節日期間金銀珠寶銷售同比增長57.6%。天津金元寶商廈、上海天寶龍鳳銀樓和沈陽商業城分別增長66.7%、61.8%和58.1%。
針對冬季服飾推出的各種促銷活動受到消費者青睞,山東銀座商城服裝和鞋帽類銷售同比分別增長27.4%和22.4%,江蘇中央新亞百貨服裝銷售同比增長42.8%。
時尚數碼、家電類產品銷售不俗,3D彩電、單反相機以及新上市的蘋果第四代升級版手機(iphone4s)等智能型手機受到消費者歡迎。宏圖三胞通訊器材類銷售同比增長70.5%,湖南步步高和湖北中百電器家電銷售同比分別增長46.6%和45.4%。
休閑娛樂文化消費漸成主流
逛廟會、民俗展、讀書、觀影等文化消費成為百姓過年的熱門選擇。
北京大觀園紅樓廟會接待游客10萬人次,天津古文化街客流超過120萬人次。黑龍江博物館“年俗 龍年春節特展”、南京夫子廟“天燈祈福”展現傳統年俗文化,讓市民品足年味。上海市圖書館2000多座位座無虛席,青島各大書店顧客更是絡繹不絕。北京近80家影院推出兩元票,讓普通百姓大過眼癮,寧波影都日均4000多人樂享春節電影大餐。
滑雪、泡溫泉依然受到居民寵愛。湖南灰湯溫泉、遼寧王宮溫泉客房入住率保持在96%以上,重慶仙女山、金佛山高山滑雪景區接待游客4萬多人。
餐飲消費紅紅火火
“年夜飯”成為春節餐飲市場的主打戲,并帶動商家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飲食服務。
北京全聚德、鴻賓樓等老字號企業推出了不同檔次、不同風味和規格的年夜飯套餐,并輔之以贈禮、表演等活動,讓消費者的胃口和精神“雙豐收”。
青島、臨沂各大酒店推出具有龍年文化寓意的“金龍騰飛宴”、“金龍納福宴”等主題年夜飯,深受消費者歡迎。重慶、長春的一些酒店根據客人需求推出的“綠色”、“健康”年夜飯,滿足了人們追求營養、追求健康的需要。“親情、友情、愛情”成為河北、天津、重慶、青海、新疆等地餐飲企業在年夜飯之外招攬客戶的新招牌,家宴、親友宴、婚壽宴等讓人們在觥籌交錯中深切感受濃情蜜意。
農村市場繁榮活躍
惠農政策及農民收入水平提高,龍年春節農村市場紅火熱鬧。北京延慶縣開展“喜迎龍年,購物惠民大行動”主題促銷活動,門頭溝舉辦“金龍送祝福,年貨進萬家”活動,讓農民朋友在家門口就能置辦到品種多樣、質優價廉的各色年貨。
青島3000多戶日用消費品農家店在農村開展的“萬村千鄉趕年集”活動,使農民消費者近距離感受到購物的便利。在江蘇、山東等地,駕車串門、網絡購物、刷卡消費等新型消費活動讓農民們過年的韻味新潮又時尚。
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
春節期間,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運行總體平穩。據監測,與節前一周相比,蔬菜批發價格上漲3.7%。羊肉、豬肉、牛肉批發價格分別上漲0.6%、0.5%和0.4%。豆油零售價格上漲0.2%,花生油、菜子油零售價格均上漲0.1%,價格下降的有小包裝面粉、白條雞以及雞蛋,食糖、小包裝大米等價格基本持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