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環境規劃發布 5年投資3.4萬億
20日,《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正式對外發布。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政府將著力改善水環境質量、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強化生態保護和監管,預計最終的投資需求將達到3.4萬億。其中,優先實施8項環境保護重點工程,開展一批環境基礎調查與試點示范,投資需求約1.5萬億元。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規劃》要求,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審批工作,取締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和排污口;明確各重點流域的優先控制單元,實行分區控制;在重點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監測項目,強化海上溢油等事故應急處置;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和評估,劃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區、防控區和一般保護區。
在大氣污染物防控方面,《規劃》要求,加強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深化顆粒物污染控制,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開展臭氧、細顆粒物(PM2.5)等污染物監測,開展區域聯合執法檢查,到2015年,上述區域復合型大氣污染得到控制,所有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國家二級標準,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明顯減少。
在土壤環境保護方面,《規劃》要求,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制度建設,強化土壤環境監管;以大中城市周邊、重污染工礦企業、集中治污設施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廢棄物堆存場地等典型污染場地和受污染農田為重點,開展污染場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
在生態保護和監管方面,《規劃》要求,加強大小興安嶺森林、長白山森林等25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管理;推進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監管,搶救性保護中東部地區人類活動稠密區域殘存的自然生境。到2015年,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穩定在15%,到2015年,90%的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得到保護。
規劃同時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重點區域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
據了解,一次能源是指原油、天然氣、煤炭等石化燃料,以及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已經接近達到10%的水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