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業蘊含巨大潛能 “十二五”末產值或超萬億
《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基本編制完成,或將在年底發布。這是接近工信部人士透露的消息。
據了解,《規劃》明確了幾個重點,一是重點支持治療常見病、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品種的產業化、優質原料藥材生產基地的建設和中藥制藥過程質量控制先進技術的綜合示范應用,二是對常用中藥材進行國家儲備,建立原料與成藥的價格聯動機制,建立合理的中藥材價格形成機制;三是將支持信息平臺建設,合理指導中藥材產業發展;建立完善農產品流通管理體系,加強產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四是合理調節中藥材出口量;提高中藥材資源的利用率;五是加大對中藥材生產環節的保護和扶持;六是加大對企業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的扶持。
目前,部分扶持資金已經劃撥。
“部分項目扶持資金早就已經劃撥了,由工信部具體實施,分為四大板塊。”據知情人士介紹,四大板塊分別為:產業技術服務平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生產基地建設;現代倉儲體系建設。其中技術服務平臺由中國醫科學院和北京大學承擔,扶持資金1500萬元;信息服務平臺由中藥材天地網承擔,扶持資金1500萬元。
“預計到2015年,中藥產業產值將突破一萬億元。”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表示。
事實上,中藥板塊今年以來顯示獨特的發展潛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藥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22.99%,高于醫藥板塊整體21.05%的增速。其中最亮眼的中藥飲片和中成藥這兩個子行業,增速較快,2011年1-9月中成藥實現營業收入1729億元,同比增長34.6%,實現利潤總額170億元,同比增長28.4%。1-9月中藥飲片行業實現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53%,實現利潤總額31.7%,同比增長56.4%。中藥飲片子行業收入、利潤總額和毛利率同比增速均高于中成藥行業。
市場人士表示,當前國內中藥類上市公司一般擁有多個基藥或醫保品種以及獨家品種,細分領域集中度相對較強,并能通過品牌實力或者中藥保護等手段建立較高的壁壘,從而獲得一個長期較好的發展環境。同時由于中藥的特點,在心血管藥物、抗腫瘤藥物等領域,中藥都能充分發揮其多靶點的作用,市場的規模和前景都很可觀。
房書亭認為,社會發展、收入增加和觀念改變帶來了醫藥消費市場的升級與分化,藥品消費市場已由過去單純的治療需求,向高端的預防、保健、康復等方向分化發展。而中藥企業向保健品等健康產品進行產品和品牌延伸具有天然的優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