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占據中國風電涂料市場 未來規模將達70億
據涂料行業內人士介紹,雖然目前運行中的風電設施涂料幾乎全部為德國美凱維奇、巴斯夫、博格林和美國的PPG等這些洋品牌,也均在設計期限內,但實際運行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在三北寒旱風沙區,由于塔內外壁腐蝕環境不同,外壁圖層性能不足與內壁圖層性能過剩,造成雙重浪費。
“中國的風場大多位于風沙沖擊區域,這些洋品牌有的只能適應歐洲優良的大氣環境,在中國風場根本就不能抵抗風沙的沖擊。”黃有為說。
國內企業振奮起來,紛紛發聲。
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華明表示,我們國內的涂料企業在進行風電涂料研發時,都是根據中國的風場環境來進行產品設計,能更好地適應海洋及內陸風沙寒旱氣候環境,一些主要性能指標甚至超過同類國外品牌。既然國家鼓勵發展風電,在項目設計和招標時也應鼓勵使用國產的品牌。這不僅僅是涂料,風電相關的其他產品都是如此。我們的產品質量是夠硬的,而且還有價格優勢。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夠進行產業引導,盡快實現風電涂料的國產化。
“我們希望國內風電涂料的下游用戶能夠跟我們多多進行交流,把他們對產品的要求告訴我們,我們會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這一點國外企業雖然也能做,但我們比他們有優勢,因為他們的研發團隊都在國外,我們與客戶交流更便捷,更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像當年引導汽車涂料國產化一樣,讓國內涂料企業能夠與洋品牌公平競爭,不能因為項目招標方的門檻壁壘,就讓這么大的風電涂料市場白白丟掉。”黃有為說。
劉憲文認為國內的涂料企業應該在經營措施上作出改變,鼓勵風電業主方嘗試國內產品,勇于向涂料使用者作出承諾。如果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影響使用效果,涂料企業要敢于承擔風險,以此一步步打開市場。
劉國杰則建議,國內的涂料企業可以先從塔筒內壁涂料入手。因為目前風電業主方對此的招標門檻不是很高,不像葉片涂料一樣非得認定國外品牌。等塔筒內壁涂料市場做大了,再逐漸進入其他風電涂料市場。這不是一個急得來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此外,風電涂料的行業標準應該加緊制定。行業標準的制定能夠幫助風電涂料使用方在選擇產品時有更規范的參考,這對推動我國風電產業設施配套涂料的國產化進程,加快我國風電涂料產業發展步伐,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