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一噸鋼虧300塊 鋼鐵企業苦苦掙扎
鋼鐵行業的冬天才剛剛開始
據中鋼協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10月份,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僅為2.8%,遠低于其他工業行業的平均利潤率。
另據了解,目前全國有超過95%的鋼鐵企業處于虧損狀態,盡管如此,卻鮮有企業主動停產、減產。
“欠誰錢都不能欠員工錢”
11月份之后,盡管鋼鐵企業虧損狀況較10月有所好轉,但目前仍然有九成鋼廠處于虧損狀態。
河北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志強表示,進入11月份之后,鐵礦石價格回落,很多鋼鐵企業虧損的狀況有所緩解,“現在130多美元/噸的現貨鐵礦石采購到鋼廠,冶煉加工之后賣出去基本可以打個平手,不會像10月份虧得那么嚴重,企業要養活那么多人,不虧太多就得開工。”
“爐灶好了,總是要做飯的。”中國聯合鋼鐵網分析師胡艷平說,鋼鐵行業的爐灶就是高爐,2011年我國新增高爐63座,產能合計8559萬噸,中小型鋼企則成為新增產能的主力軍。
今年7月11日,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通知,已淘汰落后產能煉鐵3122萬噸、涉及96家企業,煉鋼2794萬噸、涉及58家企業。然而,聯合金屬網分析師張佳賓告訴本報,大多數鋼廠采取“等量置換、以小換大、以舊換新”策略,產能有增無減。
從近期生產來看,10月粗鋼日產量下降至176.4萬噸,但進入11月份,中小鋼廠陸續復產,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回升至正常水平,胡艷平預計,12月日產量則將回升至180萬噸以上。
“現在我們鋼廠每生產一噸鋼就要虧300塊,但就是不敢停產。”韶鋼松山上述管理層稱,兩個月前,公司進口了每噸160多美元的高價鐵礦石,而現在鐵礦石價格已經降至每噸138美元,鋼廠生產線材成本價就高達每噸4900元,而在市場上只能賣4600元。
他說,現在很多鋼企都“死扛”著,行情比去年同期差遠了,又不敢輕易減產或停產,“停產發不出工資,工人就鬧,或者直接用腳投票走人,加上現在勞動力這么短缺,上哪去招那么多一線工人?”
“現在是誰的錢都能欠,就是不能欠工人的錢,只要拖工人一天工資,工人就一傳十、十傳百一起來找領導鬧,威脅要辭職。然后別的鋼廠或者鋼貿商就知道了,就來問你資金是不是出問題了。”中山一家鋼企發展研究部何經理表示。
制造成本不斷上漲
“1~10月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只有2.8%,比我國工業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還低,全行業仍處于低效益的狀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黨委副書記羅冰生稱。
他說,若扣除鋼鐵企業投資收益54.94億元,實際上鋼鐵企業的鋼鐵主業利潤只有638.45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2.58%,遠低于銀行利率。在他調研的77戶大中型鋼鐵企業中,虧損面達到30%,其中10月份的銷售利潤率只有0.47%。
“鋼鐵業處于虧損邊緣徘徊主要緣于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及出口限制。”羅冰生稱。
據他調研的22個城市中5個鋼材品種,10月末社會鋼材庫存為1080萬噸,比最高點的4月末僅減少2萬噸,下降0.19%。羅冰生說,這說明,生產高增長,社會和企業庫存居高不下的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成為影響全行業運行的突出矛盾。
與此同時,受鐵礦石、焦煤等原料價格上漲影響,鋼鐵企業制造成本攀升也擠壓著鋼企利潤。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今年前10月煉鋼生鐵的實際制造成本仍比上年同期上升21.22%,并呈逐月不斷上升狀態。
盡管鋼鐵企業面臨產能過剩、成本攀升問題,下游建筑業制造業需求萎縮,以及出口到歐美鋼材受阻,但鋼鐵企業似乎沒有減產之意。
除了招工難,鋼企不敢輕易停產還有以下兩個原因:高爐一旦停產再恢復生產成本非常高,另外,產能過剩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停產后下游客戶很快將被競爭對手搶走,即使恢復生產客戶也很可能流失。
在談到鋼鐵企業的未來發展時,不少企業表示情況極不樂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