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產業轉型欲突破貿易壁壘
11年10月1日,歐盟出臺了嚴格針對中國茶葉出口農藥殘留的檢測標準,對于占據了全國茶葉出口半壁江山的浙江出口茶葉企業而言,挑戰與機會并存。積極應對,自練內功,如何從產業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角度來調整經營策略,將貿易壁壘視為準入國際市場的食品安全所必須的新門檻,變被動為主動。
11月10日,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和浙江國際茶人之家基金會邀請了來自浙江省境內的15家茶葉大型企業集團在杭召開了"浙江省茶產業創新與轉型"專題研討會。
2010年,中國茶葉總產量137萬噸,占全球第一,出口30.24萬噸,位居全球第二。浙江茶葉出口15.527萬噸,出口金額3.94億美元,分別占全國茶葉出口量的51.3%和出口額的50%,其中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會員企業的出口量占據了浙江出口茶總量的近80%,浙江出口茶葉的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因此,加強行業自律顯得尤為重要。
面對更高的標準,持更加積極的態度--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會長、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毛立民在會上強調說。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會員是浙江省內茶企中最優秀的代表,更應該需要這樣的境界。加強食品安全對每個企業來說都是義不容辭的,對茶商會的會員來說,使茶葉成為領先于其他農產品,成為與國際標準體系接軌的、可信任的安全食品生產體系,更應該有的崇高理想。
面對國際市場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毛立民會長表示,商會要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浙江省茶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的信息平臺,加強行業預警,加強行業自律,抱團對外,以變應變。同時,商會要履行行業組織代表行業的話語權,謀求與國際組織的對話與協商渠道,主動承擔起國際貿易糾紛中的仲裁、訴訟等工作。
產品創新 渠道創新 開拓國際新市場
浙江新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利華在會上介紹了新洲公司10多年來根據不斷變化的國際茶市場調整經營策略,在產業、產品創新及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以不變應萬變,爭取了主動。
新洲國際,是浙江省內較早、也是最大的日式蒸青茶的生產出口企業之一。2008年日本發生毒餃子、毒蔬菜事件后,開始對進口中國茶葉實行嚴格控制,浙江省內的100多家蒸青茶生產線面臨停產轉產,全國蒸青茶生產企業幾乎全軍覆滅。新洲公司及時調整了經營策略,從產品多元化、市場多元化中尋找和建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一方面,新洲公司緊抓產品創新,較早地實施名優茶的出口戰略,從傳統的茶類與內銷的名優茶中尋找產品創新的突破口,研制出了"新洲茗園"品牌系列的適合于國際市場銷售的六大類50多個品種,強勢主動推銷。另一方面,緊抓渠道建設,改變過去單一的以客戶為主的B to B為主的交易模式,大力發展B to C交易,由原料供應商變為品牌供應商。
如今,新洲國際將自主品牌直接打入國外商超市場,是浙江乃至全國為數不多的茶葉出口企業。以美國為例,新洲公司不僅在美國洛杉磯設立了"浙江農產品名優特美國展示中心",而且還通過該中心的營銷與配送,將產品打入了全美300多家商超市場。
產品創新、渠道創新,促使了企業轉型升級,不僅使新洲公司絕處逢生,而且摸索出了走向更廣泛的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
深加工 促進浙江茶產業的轉型升級
浙大百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常務副會長胡振長認為,在過去的三十年里,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誰注重了創新,誰就獲得了行業領先地位。如阿里巴巴、哇哈哈,茶葉行業內的天福和茶飲料企業的康師傅,浙江更是以名優茶的創新獲得了浙江茶業過去三十年的輝煌。現在來考慮創新,是為未來獲得發展先機。未來是黃金十年、黃金二十年、三十年,中國國內的未來市場前景是十分樂觀,如何開發高附加值的茶葉生加工產品,從產品的創新,產業轉型中尋找機會,一定會比在傳統茶行業中折騰更有機會。
胡振長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舉例:茶飲料是一個新興行業,從零開始,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就形成了700億到800億的市場規模,超過中國茶葉生產總值。再者,再茶葉提取物、速溶茶等深加工領域,中國比之于日本、美國等,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國內不少深加工企業還僅僅停留在提取物的原料買賣時期,對終端產品的開發應用,涉足甚少。通過科技創新、科技投入,必將會促使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獲得飛躍式的發展,對整個產業而言,更是如此。
據浙江省國際茶業商會提供的數據,2010年全國茶葉深加工產品產值已經突破400億元,接近全國茶葉生產總值500億元,成為茶企增效、茶農增收的新途徑。
浙江省貿易促進會會長鐵建設、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宋少祥,浙江日報原副總編、《茶博覽》雜志原主編錢吉壽,著名茶文化專家阮浩耕、浙江省農業廳高級農藝師俞燎遠等參加會議。與會領導和專家還提醒在座企業家,中華茶葉傳承5000年,在創新中別忘了傳統本身的魅力,5000年積淀的中華茶文化,為提升中華茶產業最好的軟實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