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8月全球石油供應量創紀錄達1億桶/天 石油需求前景不樂觀
國際能源署(IEA)周四在其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中透露,8月份全球石油供應情況良好,達到創紀錄的1億桶/天。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產量增加彌補了非OPEC成員國的季節性下滑,但非OPEC國家的供應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0萬桶/天。IEC預測非OPEC國家石油產量在2018年將增加200萬桶/天以及在2019年將增加180萬桶/天。
與此同時,8月OPEC原油日產量觸及九個月高位3,263萬桶/天,盡管對產量下滑和主要產油國委內瑞拉和伊朗原油供應減少感到擔憂。來自尼日利亞和沙特阿拉伯以及利比亞和伊拉克產量的增加,抵消了這些下降的影響。
OPEC的15個成員國同意從今年7月開始提高產量,以穩定市場,并抵消主要供應國伊朗和委內瑞拉的損失。伊朗和委內瑞拉分別是OPEC第三和第六大產油國。
特朗普政府在5月份退出伊朗核協議后,準備于11月4日對伊朗石油銷售實施制裁,德黑蘭正面臨喪失大部分能源出口市場。8月份,伊朗的日產量大幅下降15萬桶,至363萬桶/天,為2016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乃由于伊朗即將受到美國制裁導致買家削減了訂單。
與其他五個世界大國簽署的伊朗協議的官方名稱是《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該協議向伊朗提供了解除制裁的條件,用以換取限制其核計劃。美國政府8月份對伊朗其他經濟領域實施的新一輪制裁,已使該國貨幣里亞爾陷入混亂。
與此同時,委內瑞拉持續不斷的經濟危機導致產量大幅下降,過去兩年,該國的石油日產量減少了100萬桶/天,供應預計將繼續迅速惡化。
石油需求轉弱
需求前景不那么樂觀。IAE 報告稱,2018年和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保持不變,分別為140萬桶/天和150萬桶/天。
在2018年,我們看到一些市場需求疲軟的跡象:隨著油價上漲,美國的汽油需求停滯不前以及天然氣價格上漲這給需求增速帶來了一定的下行壓力;歐洲5月至7月的需求一直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在歐洲和亞洲的需求減弱;日本的需求依然疲軟,并將受到最近自然災害的進一步影響。隨著我們進入2019年,我們的預測可能面臨的風險在于一些關鍵的新興經濟體,部分原因是貨幣貶值導致進口能源成本上升。此外,貿易爭端升級也給經濟增長帶來風險。
與此同時,OECD預計,2018年美國石油需求將出現強勁增長。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8月份下跌,但最近升至每桶80美元左右的兩個月高點。
盡管石油生產和供應強勁,但石油市場仍然吃緊,這意味著任何主要產油國的減產都可能對油價造成實質性影響。作為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8月份石油產量接近創紀錄的465萬桶/天,目前巴士拉(Basra)及其周邊地區發生暴力抗議活動。巴士拉是歐佩克的主要石油生產設施和唯一的深水港。示威者封鎖了道路,并威脅要關閉石油設施,以抗議國家服務不周、失業和政治腐敗等問題。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