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產權行業發展前景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表的《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說,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中國的主動作為。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知識產權保護效果明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不僅符合自身發展需要,也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中國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同時,希望外國政府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與多個國家建立知識產權工作機制,積極吸收借鑒國際先進立法經驗,構建起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和中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
中國持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司法主導作用,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三家知識產權法院,在南京、蘇州、武漢、西安等15個中級法院內設立專門審判機構,跨區域管轄專利等知識產權案件。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針對重點違法領域,開展專利“護航”行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出版物版權“掃黃打非”和“秋風”行動、打擊侵權假冒的“網劍行動”“質檢利劍”打假行動等專項行動,有效保護了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保護效果明顯。從2001年起,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費年均增長17%,2017年達到286億美元。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申請者中近10%為外國單位和個人;國外來華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6萬件,較2001年3.3萬件的申請量增長了3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前公布,2017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受理量達5.1萬件,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