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
伴隨著我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逐漸接近,一個新的能源時代——能源物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天合光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判斷,未來20年,能源物聯網技術將對能源行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廣泛運用,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車、儲能等能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基于電力能源市場化和用戶需求深度挖掘將成為熱點。終端用戶有大量的能效需要提高,因此構建一個‘發儲配用云’能源管理系統,打造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聯網將是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高紀凡說。
光伏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力正越來越大。據高紀凡介紹,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達到103GW,相當于4個三峽電站的裝機規模,已經成為全球電力裝機最重要的動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光伏產業就業近340萬人,其中中國就有220萬人。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光伏產業已經成為國家能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的崛起已經是必然趨勢。這需要企業主動加快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通過創新可以創造未來,光伏產業將從少年時代走向青年時代,光伏正逐步走向能源舞臺的中央,隨著光伏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的深度融合,智慧能源的時代已經來臨。逐漸構建一個以新能源的發電、儲能、智慧配電和智慧用能管理來構建的智慧能源系統將是未來20年的一個發展動力。”高紀凡說。
按照高紀凡的看法,能源物聯網可以說是一個大的新產業。進入發展新時代,天合光能除了自身要不斷地學習提高,吸引全球優秀人才,構建新的創新平臺以外,還需要更好地與相關領域領軍者進行合作,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使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成為主流,開創一個更美好的能源物聯網時代。
在巨大的智慧能源市場空間面前,生態層面的進入者很多。光伏行業的一些領先企業在進行布局,一些原來做電力或者電力電子相關產業的企業也開始探索,甚至一些原來做互聯網的公司也進入其中。新的智慧能源產業生態在不斷豐富。
不過,不同企業之間的定位不盡相同。與有的企業偏向做能源基礎設施不同,天合光能能源物聯網不僅有著“云、管、端”三層組織架構,更是涵蓋了智能光伏發電、商用光伏、戶用光伏品牌、智慧儲能、能源管理、智慧能源云平臺等一系列代表光伏產業前端技術和發展趨勢的解決方案。
盡管看到了能源物聯網的方向,但是這一體系的搭建并非一蹴而就。高紀凡說,能源變革還處在持續的過程中,新能源尤其是新的太陽能裝機雖然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裝機動力,但是總的規模占比還比較低。新能源體系的發展還需要過程,當太陽能變為全球第一大電力能源的時候,能源物聯網就可以實現了,而這需要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推進。
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電力、能源行業有自身的特征,這也影響著能源物聯網的發展。“和過去的互聯網產業不同,電力、能源有行業特殊要求,這需要不斷去創造一些新的技術,構建新的標準,而不是把現成的技術拿來就可以實現的。隨著物聯網技術、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可再生能源技術不斷的滲透,能源物聯網體系正在不斷地演進,這個過程當然不是很快,但它每年一個新臺階,也可能是半年一個新臺階在往前走。”高紀凡說。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