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業健康險減個稅 保駕民生也利好保險行業
大多數中國人目前的抵御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的手段還比較傳統。除了亙古不變的“存錢防病”之外,就是依靠國家的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由于國家基本醫保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非市場化定價和資金投資效率低等問題,很多時候只能依賴財政軟預算作為支撐。在人口老齡化的浪潮下,老年病也越來越多,對財政形成的負擔也越來越大。政府提供的基本醫療“獨臂撐天下”的局面,確實有些讓人揪心。
根據《東方早報》的報道,目前,中國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在醫療衛生總費用中占比為1.3%,而德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在10%以上,美國高達37%。顯然,如果能成功發揮商業健康險的作用,國家財政壓力會有所減輕,個人患病的風險和負擔也會有所減弱。為了促進民眾選擇商業健康險,抵減個稅也許是個有效的激勵機制。
同時,也要關注大眾觀念的一些錯誤觀念對商業健康險發展的不利影響。很多老百姓都認為,保險公司肯定是要賺錢的,一定是病的人少,用不著它賠,不然保險公司怎么盈利?如果是這樣,我為什么不自己存著錢而非要“送”給保險公司呢?
其實,這是一種靜態的思路,認為只有人虧,才有人賺。事實是,保險公司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它通過消費者認購保險是一次性繳費或定時繳費來獲取穩定的現金流。穩定的現金流是穩定投資的一個基礎。保險公司的收益能力決定了它的財富增值能力強于個人,這種盈利能力對實現償付投保者看病費用之后的盈利具有關鍵作用。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6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