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主編手記:我和斯諾登的秘密一天
2014-08-15 17:20:05 責任編輯:劉燕芬 來源:鈦媒體
1.
我所在的這間客房已經拉上了遮光的窗簾,我們帶來的高性能攝影布光器材價值數萬美元,最好也要把它們掩藏起來。我就靜靜地坐在那兒,全球最有成就、最受人尊敬的一位攝影師布蘭頓就在我身邊來回踱步。《連線》雜志的攝影主管帕特里克·威達挨著門口站著,透過門上的貓眼留意空無一人的客房走廊。我條件反射似地手掏進左邊的褲帶,想取出我的iPhone,可兜里沒有。我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
也只過了那么半秒鐘時間,我回想起來,把手機落在家里了,所以這會兒也沒法用上它。為了這次采訪出差,我只準備了一個800盧布的爐子,現在它默默地躺在酒店的床頭柜上。酒店提供的那本斯拉夫語菜單,讓我一直摸不著頭腦。
地球上并沒有幾個人知道我此刻的行蹤和此行的目的。我正在莫斯科,和愛德華·斯諾登坐在一起——這是個要花大力氣保守的秘密。我告訴同事和朋友,說我要去巴黎出差辦點事。但更麻煩的是,我不得不掩飾我留下的數字行蹤。斯諾登本人已經(通過棱鏡門事件)充分展示了我們固有的隱私意識實際上是多么虛幻的假象!那是我們銘記于心的真相。它意味著,要隱藏行跡就不能使用智能手機,所有文件要加密處理,會議要秘密舉行。
2.
為贏得斯諾登的配合,我們做了將近一年的工作,花了數月協商。如今,再過幾分鐘我們就要第一次和他會面了。我在雜志這行干了20年,主導過很多封面拍攝,采訪的對象有總統和名流,也有我崇拜的人和憎恨的人,既有牛仔、設計師,也有女政治家和數個英雄人物。可我從未感到過像這次采訪這么大的壓力。
中午12點15分,斯諾登敲響了我們客房的門。他顯然做了些功課,已經知道了我同事帕特里克的頭銜,隨后他自我介紹了一下,我們帶著他和我們一起在沙發上落座。我搬了一把扶手椅,坐在他左邊。
斯諾登對大家說,“叫我埃德”,算是做了介紹。幾句介紹和寒暄后,布蘭頓向他提出了那個我知道在場的人都想說的問題:“你過得怎樣?”
很快形勢就明朗了,我們采訪者都很緊張,斯諾登卻絲毫不拘謹。他繪聲繪色地詳細描述自己的感受,告訴我們他度過了怎樣的日子。他談起政治和政策、憲法、政府監管、個人隱私。他說,見到我們這些美國同胞,他打心眼里開心,因為他“已經想家了”。
斯諾登暢談了將近半小時,話題一個接一個轉換,無論是引用法條還是法案代號,或者是美國中情局的規定和行動,他的用詞總是那么精準,似乎全都能回憶起來。
這一切之后,我們一行轉移到了稍加布置的會客客廳,進入了重頭戲。布蘭頓(《連線》攝影師)請斯諾登坐在一個裝蘋果用的箱子上,他用那個小木箱為當今世上幾乎所有的領導人拍過照,包括普京和奧巴馬。布蘭頓和往常一樣蹲在拍攝對象面前,這樣做顯得他身形較小,沒有任何威脅。他用很慢的語速解釋自己的操作過程,告訴斯諾登,要面對鏡頭展現自己內心深處的感覺。
我走到客房后方,在布蘭頓開始拍攝時也開始取景。在我面前,布蘭頓和斯諾登兩人試了很多動作、角度和姿勢,攝影進行了差不多一小時。顯然斯諾登在享受這個過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