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家光伏企業登上工信部“合格”企業名單 年內洗牌或加速
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近兩年的“大鳴大放”之后陷入嚴重的產能過剩
2013年12月30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首批企業名單,共有109家企業入圍,包括天合光能、英利、阿特斯在內的光伏大佬紛紛闖關成功。
據了解,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近兩年的“大鳴大放”之后陷入嚴重的產能過剩,準入門檻低、研發投入少、技術標準落后等行業弊病凸顯。同時,中國光伏企業出海頻頻遭遇外國“雙反”,內憂外患一度導致行業前景黯淡,引發大規模行業洗牌,曾經風光無限的光伏巨頭無錫尚德也在這輪風波中轟然倒地,令人扼腕。
朝陽產業提前邁入“夕陽”,這種現象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2013年7月,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行業把脈。隨后的9月份,工信部以此為依據出臺《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條件》),提高了行業門檻,對光伏企業達標做出了明確要求,原有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同時廢止。
《條件》對光伏企業的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做出了嚴格規定。例如,要求企業“每年用在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能低于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于1000萬元”,如未達到上述標準將難以享受相關政策優惠。有專家曾表示,僅此一條就夠秒殺大部分中小型的光伏企業。
工信部2013年11月底公布的擬公告名單中共有134家企業,證實最終有25家企業出局,分別是安徽天利能源、普樂新能源、揭陽中城集團、河南新能光伏、河南義鑫威新能源、湖南興業太陽能、浚豐太陽能、江陰常新、兆陽能源、中利騰暉、中晶新能源、天威新能源、寶利特新能源、合大太陽能、金品能源、金諾新能源、舒奇蒙光伏、九州方圓、國電兆晶、江蘇晶鼎、旭陽雷迪、濟寧晶祥、濟寧佳華、濟寧潤鵬、宇駿新能源。
《條件》規定,未達標企業須在國家政策指引下,通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等達標。這意味著,整合仍將是2014年光伏行業的關鍵詞。事實上,工信部在12月27日的全國工作會議上已把光伏列為2014年重點引導企業兼并重組的5大行業之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