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并購雅士利背后的政治原因
蒙牛并購雅士利
蒙牛于今年6月18日正式向雅士利所有股東發出要約收購,從雅士利第一大股東張氏國際以及第二大股東凱雷亞洲基金全資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手中購得約75.3%的股權,最終涉及金額將在87億元人民幣左右,成為國內乳企最大金額的并購。
據前瞻網了解,三個月來,蒙牛的重量級動作頻現:4月24日,蒙牛聯合新西蘭食品質量安全認證機構AsureQuality,協同中糧和普華永道成立食品質量安全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5月8日,將其在現代牧業中的股份比例從原有的1%增加到28%,成為其最大的單一股東;5月20日,蒙牛同達能直接成立合資公司,運營酸奶業務……
蒙牛方面表示:“所有合作都基于蒙牛的發展戰略,既包括對上游產業鏈奶源的掌控,也包括與外資公司合作對標國際——我們很希望從愛氏晨曦(去年6月成為蒙牛第二大股東)那里學到如何更好地管控成本,從達能那里學到如何更聚焦業務,這些縱向和橫向的業務整合有助于全面提升蒙牛的管理和技術能力。”
但這畢竟是后話,因為幾宗并購案并不涉及到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徹底整合,現代牧業和雅士利也都保留獨立經營的平臺,且同達能的合作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把蒙牛的酸奶業務剝離;所以從短期效果來看,蒙牛幾宗并購案目前能產生的價值仍集中在三個層面:第一,為牛根生時代種下的品牌惡果洗底;第二,在“賬面上”進一步做大和補強,以追趕伊利——不論酸奶還是奶粉業務,蒙牛都已經被伊利甚至其他國產品牌拉開了不小差距,而橫向并購恰恰是針對自己的薄弱業務;第三,這種“賬面”上的做大輔之以業務合并,比如酸奶業務交給同達能的合資公司,未來把奶粉業務交給雅士利,蒙??赡芨鼘W⒃谧约旱膹婍椧簯B奶業務。
事實上,以此為依據看蒙牛并購雅士利,并不能得出這是一筆合適買賣的結論。如果說現代牧業能為蒙牛增加高端奶源的品牌溢價、愛氏晨曦和達能為蒙牛帶來國際品牌的光環加成,雅士利雖然在中國的奶粉市場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由于自己不掌控奶源(號稱乳制品原料全部由新西蘭進口),難免有“假洋鬼子”嫌疑,旗下的施恩奶粉更直接當過“假洋鬼子”的靶子,而雅士利的創始人團隊系家族企業,不但難以帶來“對標國際管理和技術標準”光環,難免讓人懷疑有套現脫身、蒙牛接盤之嫌疑。
一位乳業從業人員表示,工信部表態的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2011年,彼時政策上要求對國內的各個乳品企業重新認證,比如企業必須增添符合標準的檢測設備等等,實際上提高了乳品企業的準入門檻,但彼時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因為一些地方上的小企業一方面沒有財力承擔,另一方面也仗著地方考核鉆了一些空子。在他看來,工信部推動有國資背景的企業進行行業整合,目的之一就是便于控制和管理。盡管當事雙方積極否認,而有中糧的蒙牛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向工信部“表態”的嫌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