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掀削山造城運動 國土部擬出規范政策
配套規范
在陸續批復地方省份開展“低丘緩坡利用開發試點”的同時,國土資源部已經開始研究對一系列現有土地管理、審批政策進行調整和改革的可能,以達到穩步推進和規范此項試點工作的目的。
在已批復進行試點的省份中,采用了適當增加用地規模、專項安排計劃指標、實行土地先征后轉、允許地方調整土地相關費用等一系列對現有土地管理制度和審批手段的調整。前述國土資源部官員表示,這些政策調整得到了試點地方政府的認可。
不過,有試點地方政府官員反映,試點工作仍受到建設用地管控、土地審批制度、土地分類標準和土地稅費制度方面的制約。例如,低丘緩坡土地開發一般先要整體平整土地和布設基礎設施,并留下2~3年時間進行自然沉降,而現行制度規定,土地平整前必須完成土地征轉審批手續,一次性安排用地計劃指標、繳納土地有償使用費,這對很多地方來說存在較大困難。
此外,低丘緩坡土地開發,在土地平整、水土保持、地災防治等方面一般要增加額外投入,但現行的基準地價評定、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取等并未考慮這些因素,不利于引導建設項目向山地轉移。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土資源部內部已經開始研究進一步的配套措施。這些尚屬研究階段的配套措施包括,改革土地規劃計劃管理制度、規劃計劃指標適度向低丘緩坡開發試點地區傾斜、改革現行土地審批方式。根據低丘緩坡土地開發的特殊性,將土地征收和農用地轉用審批分開進行,即在平整前先根據建設時序統一辦理土地征收審批手續,之后進行場地平整,平整完成后,再根據項目建設實際和土地調控要求,適時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此外,國土資源部還正在研究適當降低工業項目利用低丘緩坡土地最低出讓價標準,土地出讓金最低標準可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10%~50%執行;利用低丘緩坡土地配套建設交通、電力、供水、環衛等基礎設施,免繳新增費。
陜西延安將投資千億元削平33座山頭造新城
一場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正在延安市以超常規的方式進行。根據正在實施的“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發展戰略,延安市將通過“削山、填溝、造地、建城”,將用10年時間,最終將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區建設面積,在城市周邊的溝壑地帶建造一個兩倍于目前城區的新城。
嚴介和投220億推掉700座山頭 蘭州國土局稱炒作
成百上千臺施工車輛在山間掘進,空氣中彌漫著黃色的塵土,機器的轟鳴聲在山谷間響徹。山頭被一點點“吞噬”,山溝被一點點填平。在蘭州東北郊的青白石街道大浪溝村,一場聲勢浩大的“削山造地”運動正在進行。
十堰開山造地15萬畝調查:資金缺口上百億
十堰為何會如此大規模地渴求土地?調查發現,東風汽車的外遷,給了十堰沉重的一擊。痛定思痛之后,醫治“東風”外遷之痛正是十堰開山“造城”的真正動力。
然而,十堰的高成本造地,將帶來上百億元的資金缺口,這或許又將成為十堰的另一種痛。
十堰只是全國山地開發的一個縮影,在地方財政普遍成為“土地財政”的今天,各地開山造城的沖動尤為強烈。然而,長期來講,“造城”運動真的能讓一個城市涅?重生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