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豬肉過“小年” 賣一頭虧百元養殖戶很受傷
眼下,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周跌幅達到8%,比前段時間便宜了1.5元至2元/公斤,超市最便宜的豬肉標價已跌到20元/公斤以下。而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生豬價格跌幅在13%左右,而養殖成本居高不下,養殖戶無奈賠錢經營。業內人士則表示,今年是豬肉的“小年”,肉價行情三季度后才有望好轉。
豬肉價格下跌便宜了消費者,卻讓養殖戶們感到很受傷。“現在,生豬的出欄價每公斤不到13元,養殖成本又不斷上漲,賣一頭豬就要賠近百元錢。”山東養殖戶河東濤為記者算了筆賬,“我們這今天的收購價是每斤6.4元,二百斤的豬只賣不到1300元,而養一頭豬的成本卻要1400到1500元。”
在采訪中,前瞻網記者了解到,面對“虧本養豬”的現狀,一些大的養殖場選擇“賠錢也賣”,通過減少存欄來止損,而一些小型養殖場則干脆將存欄生豬一概拋售,然后調整生產或轉行務工。也有人看中肉價低點,趁此機會進入養殖業。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供過于求是目前豬肉價格低落的主要原因。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高達5068萬頭,生豬存欄量為44813萬頭,均處于歷史高位。而春節過后,國內豬肉需求進入傳統淡季,供給嚴重高于需求。同時飼料價格保持上漲,生豬養殖兩頭受壓,導致養殖戶大面積虧損。由于市場低迷,生豬收購商也提高了收購門檻,讓養殖戶處境更加艱難。
業內專家、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徐宏偉告訴記者,按照豬肉價格“三年一輪回”的規律,今年正好是肉價的“小年”。“肉價上漲導致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供過于求,肉價下跌;下跌至一定程度,母豬大量淘汰,生豬供應減少,又引發新一輪的肉價上漲,這是豬肉市場的規律,今年正處于肉價下跌的階段,在生豬供應減少到一定程度之前,豬市低迷的情況不會得到緩解。”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