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質檢背后灰色利益鏈拷問國家標準
“就算同一家電品牌同一款產品,10名檢測人員都會出具10種完全不同的檢測結果報告。這是為什么?松下洗衣機在上海檢測不合格,到了浙江就檢測合格,可能到了江蘇又會不合格,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日前,上海質監局發布的多份通報顯示,LG洗衣機、松下洗衣機、康佳洗衣機、長虹電視、同方電視等多個中外家電知名品牌的產品存在“產品質量不合格”情況。此前,包括九陽豆漿機、倍科冰箱、華帝熱水器、德意燃氣灶具、林內熱水器等一批中外品牌也因為“質量不合格”遭遇各地工商質監部門曝光。
這一現象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到底是家電產品質量越來不可靠,還是隱藏在家電質量檢測環節中的利益相關方胃口越來越大,或是另有其它隱情?
連日來,來自家電企業和檢測機構的知情人士向前瞻網記者透露,一條隱藏在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的“灰色”利益鏈條,經過多年的運作已經趨于成熟和穩定,并對家電企業日常經營環境產生傷害。
國家標準欠嚴謹
“對于冰箱的容積檢測,國家標準沒有嚴格的界定,導致不同的檢測機構對于同一款冰箱的容積檢測出不同結果,有的是將冰箱內的所有抽屜拿掉測算容積,有的是將抽屜所占用容積不計算在內,如此靈活檢測就會導致一些企業在冰箱容積上存在虛標,進而影響到冰箱節能指標。”
一位來自家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前瞻網記者,不只是在冰箱容積問題上,包括最近LG、松下不合格的洗衣機洗凈比指標,也是因為國家標準不嚴謹導致檢測機構的檢測彈性空間很大。
曾在一檢測機構從事家電檢測內部人士承認,“不同檢測人員對國家標準,甚至包括檢測方法的不同,都會出現不同的檢測結果。比如說,測試洗衣機的洗凈比,投放樣品的前后順序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如果胡亂投放結果偏差就更大”。
一些檢測機構還存在亂用國家標準檢測,從而測出質量問題。一家微波爐企業人士透露,“企業在國家新的能效標準實施前生產的微波爐,在某個城市工商部門的市場抽查中,第三方檢測機構認為不合格。我們過去一看,他們是拿新的國家標準檢測老產品。很多檢測機構連這個都搞不清楚。”
在上述檢測機構內部人士看來,“相對于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門檻是最低的,就是要保證市場上大部分企業和產品都能滿足,所以才會造成不嚴謹。”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