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掀起天然氣提價潮 氣價改革何時推?
或為推進氣價改革前奏
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深入,天然氣供需缺口不斷增大,2013年天然氣價改呼聲日益高漲。
國家發改委網站1月28日公布了2012年度天然氣行業運行簡況,數據顯示,2012年全年國內天然氣產量10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天然氣進口量 (含液化天然氣)425億立方米,增長31.1%;表觀消費量1471億立方米,增長13.0%。2012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28.9%,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
而目前中石油進口天然氣虧損在0.38元/立方米。據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透露,估計2012年公司天然氣業務的虧損額超過200億元。
卓創分析師李祾譞分析,上述地區上調天然氣價格的做法,可能是為進一步推進天然氣價改做準備,消費量、進口量的“雙升”無不催促著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快馬加鞭。“兩會”后,天然氣價改預期將進一步升溫,三季度將成為比較好的窗口期。
自2011年12月26日,廣東、廣西兩地啟動天然氣價改試點以來已一年有余,2012年12月初,四川宣布實行新的天然氣定價模式。
李祾譞認為,東部沿海地區支付能力較強、天然氣消費量較大,先行推行天然氣價改可能性較大。“市場凈回值”定價將成為進一步推行天然氣價改基調。
“市場凈回值”的核心是選取計價基準點和可替代能源品種,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機制。在此基礎上,考慮天然氣市場資源主體流向和管輸費用,確定各省(區、市)天然氣門站價格。未來會進一步明確計算辦法,在全國形成若干天然氣定價中心,周邊地區將根據定價中心門站價格,通過計算公式,確定這些地區的門站價格,最終實現“一省(區、市)一價”。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稱,目前我國天然氣價偏低。理順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后氣價上漲是必然的,而過去一直沒有調價的地區會率先漲價,當然提價幅度和時機會考慮到CPI等因素。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如果只是各地漲價而不是全國范圍,將不會對CPI構成太大壓力,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較低,而進口氣價成本升高快,那么江蘇等地企業成本壓力較大的地區漲價是必然,不然企業生存難以為繼,以往的幅度在10%左右,預計此輪幅度也會在10%左右,而居民調漲幅度會低于10%。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