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補貼光伏企業遭中國訴至WTO 中歐光伏摩擦白熱化
日前,同屬歐盟成員國的希臘及意大利的法律規定,如果光伏發電項目的主要零部件原產于歐盟國家或歐洲經濟區國家,該項目生產的電力即可獲得一定金額或比例的上網電價補貼。對此,中國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5日就此表態稱,上述補貼措施違反了世貿組織協定關于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規定,構成了世貿組織協定禁止的進口替代補貼,“嚴重影響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損害了中國作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正當權益。”
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楊國華說,歐洲很多國家都實行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上網電價補貼,但其不區分光伏設備的原產地,而意大利和希臘兩國是在此基礎上,對符合當地成分條件的光伏發電項目提供額外的電價補貼,從而使歐盟當地設備生產企業獲得了競爭利益。
以意大利為例,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片和組件對意出口額為48億美元。2011年意方出臺上述補貼措施,當年中國相關光伏產品出口額降至38.8億美元,今年前9個月對意出口額僅為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8.8%。
根據WTO規則,若中方提出磋商請求后60天內,相關方未能通過磋商達成一致,中方有權提出設立專家組審理此案。
本案是中國入世以來主動起訴的第11起案件,在此前的中國訴美鋼鐵保障措施案、中國訴美四項雙反措施案、中國訴歐盟緊固件反傾銷措施案等案件中,中方取得了勝訴。
中歐光伏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之一,是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光伏供需失衡。研究機構GTM Research估計,未來三年,全球光伏產品年均供應量將超出需求3500萬千瓦。
此前中歐雙方已有交鋒。據前瞻網記者了解,9月,歐盟就中國光伏產品傾銷立案調查,涉案金額200多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歐之間最大的貿易摩擦案。11月,中國宣布對歐盟多晶硅料進行“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