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系車經銷商遭重創 洗牌逼近
現在日系車銷售難已經不是什么秘密,特別是廣州地區,對此,廣州一家日系品牌經銷商市場負責人蔡園不是,現在經銷商普遍習慣了艱難的汽車市場,已經比較平靜。
在廣州開始施行限購政策時,蔡園對廣州市場的容量和前景都非常悲觀。他認為,廣州汽車經銷商的大洗牌已經展開,接下來經銷商會一家接一家地倒閉。此后,由于中日關系影響日系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蔡園所在的4S店9月停業了3天,近一周的時間沒有銷售記錄。
蔡園稱,“大家都說,今年最悲慘的是廣州經銷商,更悲慘的是廣州的日系品牌經銷商。”不過與7月1日廣州執行限購時相比,現在他已經不再急躁,“大家都看開了,拓展售后市場,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經歷了熱銷、冰點,接下來不會再有那么好,也不是最糟的時候。”
7月開始銷量下滑
作為在廣州經營了十年的經銷商,蔡園經歷了日系品牌“加價售車、產量就是銷量”的黃金時期。他說,市場最旺的時候,一個月平均銷量200~300輛,單店銷售顧問達30人,甚至沒有休息日。
“那時只要站在店里,就有車賣,有銷售提成拿。”蔡園說,按照整車廠制定的業績水平考量標準,一個銷售顧問每月銷售8輛車左右,這樣算來,一個月至少200輛的銷量流水,該店在考核中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如今,該店的銷售顧問僅剩6、7個人,工作日基本沒有人看車,大家下午就處于半休息狀態。“從今年7月開始,提前打烊已經成為習慣。”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截至10月29日,該店10月銷量在80輛左右。“與7、8月相比,車市有所回升。其實,9月也在小幅回升。”蔡園表示,與廣州限購政策壓力相比,9月突發事件的影響,在終端市場并沒有特別嚴重。
這一現象同樣出現在北京。北京地區一位日系高端品牌經銷商表示,9月18日當天,店內仍然有銷售記錄。
但是,市場無疑是越來越艱難的。“我們店10月售后利潤下降了2萬~3萬元,這是7月銷量急速下滑的結果,剛好新車3個月做首保。”蔡園擔憂的是,新車銷量的急速下滑,已經造成售后“供血不足”。
作為一家十年老店,蔡園所在的店收益基本依靠售后。他說,“日系車價掉得那么嚴重,經銷商新車銷售完全處于虧損狀態,算上整車廠返點,能夠持平已經實屬不易。”
利潤下滑的直接影響就是銷售人員的收入下降。“今年10月,留下的銷售顧問收入已經下滑了50%以上。”蔡園表示,多年前,該店銷售顧問的月薪就在6000元以上了,現在又恢復到了3000元左右的水平。
讓他更加擔心的是,這個數字明年會不會繼續往下降?
整車廠的救贖
重重壓力下,廣州日系品牌經銷商的洗牌潮越來越近。
“洗牌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市場需求就這么大,肯定要減少供給達到平衡。”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嚴斐曾在限購實施時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目前還沒有聽聞廣州日系經銷商倒閉的消息,畢竟新車銷售的影響并不大。”蔡園表示,汽車經銷商是個投資收益慢,虧損也不快的行業。
實際上,在北方市場,市場情況更為嚴峻。在黑龍江雞西,當地熟悉日系品牌的一位汽車經銷商表示,9月,雞西當地日系品牌銷量最好的是一家廣汽豐田4S店,賣了5輛車。“斯巴魯4S店賣了2輛,廣汽本田好像就賣了1輛。”
在武漢,日系品牌經銷商退網的消息已經傳來。“車賣不動,已經不進貨了,準備改做其他品牌。”該經銷商向媒體表示,庫存已到警戒線,實在做不下去的時候,退網是沒辦法的事情。
市場情況未見曙光,日系品牌企業的自我救贖已經展開。此前,豐田牽頭提出了 “客戶零負擔”的賠償計劃;東風日產的400萬輛下線慶祝活動已經變更為“安全保障承諾”,在對車主進行關懷之時,率先提出了對經銷商采取 “零負擔”的補貼原則。東風日產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為事件中受損專營店給予重建和維修支持,同時在商務政策上也作出變動,盡可能解除所有經銷商伙伴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輕裝上陣,開創新局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