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二期閉幕 80%企業反映日子難過
日前,第112屆廣交會二期已正式閉幕。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僅有兩成左右的參展企業反映第四季度訂單增長。此外,來自大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本屆到會采購商總數為147732人,比上屆同期166707人減少11.38%,下降幅度與本屆廣交會一期(2012年10月15日~19日)基本持平。
本屆廣交會二期主要展出玩具禮品、工藝品、園林用品及土特產等。據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統計,輕工工藝館二期成交總體情況不容樂觀。截至25日,成交總額較上屆下降了7.67%。從收集的問卷看,有7-8成的企業反映,第四季度訂單同比持平或下降,僅有兩成左右的企業反映訂單增長。截至25日,對歐洲成交較上屆下降1.38%,對美洲成交較上屆下降了10.91%,對亞洲成交較上屆下降1.48%。
在兩成多反映訂單增長的企業中,它們普遍認為由于世界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已經進入攻堅期,只有研發創新才能為企業增加發展新動力,另外積極發展電商業務也是明智之舉。
參展企業普遍反映,美、日、歐三大傳統市場持續低迷,消費不旺,進口需求下降,購買力下降明顯,海外經銷商的商品銷售速度明顯放緩。由于歐洲進口商的融資能力和經營方式發生變化,大部分訂單已轉變為小單、短單。此外,歐洲金融機構普遍緊縮信貸,當地進口商資金流受到影響,很多客商付款不夠及時。
業內人士認為,影響出口成交因素主要包括:國際市場需求不振、貿易風險加大、成本上漲速度快幅度大、訂單轉移等。目前美、日、歐三大傳統市場持續低迷,消費不旺,進口需求下降,購買力下降明顯。拉美、中東和新興經濟體客商雖然增多,但這些地區要么政局不穩,要么與中國貿易摩擦增多,制約了訂單成交。由于國內勞動力價格的持續上漲,部分國際鞋業、全球服裝零售巨頭也開始逐步將訂單轉向印度、印尼等成本相對更低的南亞東南亞國家,長期來看,這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