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豆進口將比上年增長近10% 再創新高
根據最新監測數據,今年大豆進口量將比上年增長近10%,再創歷史新高。同時,本土大豆產量將下滑超過10%。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值得關注。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監測顯示,全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將達到5750萬噸左右,目前,中國所有的農產品中,大豆的對外依存度最高,80%需求來自進口,而進口大豆中,40%來自美國。卓創資訊大豆分析人士張蘭蘭說,進口量的增加和市場對美國干旱恐慌、加大儲備密不可分:
“九月份暴漲的話最起碼也得六月份七月份下訂單,從六月份美國嚴重的干旱天氣,引發了大家對全球大豆的供應緊張的擔憂,可能會提可能大豆會攀升吧,在這種情況下會提前加大了大豆的備貨量,加大了采購力度,加強儲備。”
和進口數量的大幅攀升相比,我國大豆產量卻在不斷下滑。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大豆的主產區集中在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安徽等地區,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今年我國大豆產量僅為1280萬噸,同比降幅超過10%。除了自然災害的因素,大豆種植效益偏低,是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今年,一公頃大豆收益僅有2500元,而玉米的凈收益超過5000元,大豆種植面積減少,就不足為奇了。張蘭蘭認為,目前我國大豆大量依靠進口,在國際上沒有定價話語權,應該引起關注:
“一個威脅,就是說咱們中國進口國際的大豆完全就要看美豆的走勢,在這種情況下對咱們國內的豆油、豆粕,進而影響到咱們國內的食用油和飼料,所以說這種風險這個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說美豆減產很厲害,或者是說出現一些什么變故,就會導致咱們國內的食用油整個會大漲。”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建議,應大力扶持國內大豆企業,才能真正穩定價格,保障國家油脂安全:
“大家一定要看到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大豆主產國。而且現在從我們東北大豆講,還是非轉基因大豆,無論在品質上,在方方面面都比現在一些南美大豆好得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應當采取措施來扶持我們自己的大豆生產、榨油企業。”
至于大豆價格,有分析認為,國內大豆和植物油供應充裕,貿易商不敢大量囤積,進口商和加工企業銷售意愿較強,市場對后期植物油和大豆價格看漲預期不強,制約了大豆和植物油價格的上漲幅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