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家電交易管理辦法將出臺 從業者集體“唱衰”
圖為一處舊電器銷售店鋪
日前,由商務部編制的《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已經完成意見征集,按照該辦法,接下來將要求對收購的舊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實名登記并建立檔案資料,而舊家電在交易完成后,出售方必須出具發票并提供售后保修期最少3個月。
不過,許多從事二手家電收購和銷售的商家,面對這樣一紙新規的出臺,均坦言“不可能順利實施”。
“過手不認”成行業規則
“對于二手家電的收購,我們店里不需要進行任何登記,只要買賣雙方當場驗貨付款完畢,之后再也不會就產品問題產生任何接觸。”重慶董家溪二手交易市場一位經營了十幾年二手家電買賣的鄒姓店主表示。
在重慶董家溪、較場口等多家二手交易市場,“過手不認”成為幾乎所有二手家電銷售店鋪現行的交易規則。而所有店主均表示,二手家電銷售在消費者當場驗貨購買完成之后,店方不會提供任何售后服務。
“二手家電本身就比新品市價便宜7成以上,利潤本身就已經非常微薄,店方如果再承擔售后成本,搞不好還會虧本。”董家溪二手交易市場一位瞿姓店主坦言。
從業者集體“唱衰”新規
“要出臺行業規范的事情,我們從去年就聽說了。”華新街跳蚤市場的一位陳姓店主表示,但涉及到對于舊家電收購需進行實名登記,以及出售方需提供至少3個月售后保修的規定,“我個人認為,最后不可能順利施行。”
在他看來,就舊家電收購而言,因為年代久遠等關系,很少有人能夠提供出當時購買家電時的票據和手續,也沒有人愿意進行實名登記。而就舊家電出售而言,3個月以上的售后保修服務,無疑將進一步增加經營成本,擠壓利潤。董家溪跳蚤市場一位主營二手空調的馬姓店主表示。“加大經營成本,最終的結果是:要么該規定淪為一紙空文;要么致使行業面臨大規模‘關店潮’。”
二手家電市場處監管空白
“作為重慶最大的二手家電回收商,我們一直是將二手家電回收回來之后,再交給其他專業的廢舊家電處理商分解處理。”昨日,重慶再生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舊家電處主管牟丹表示。
二手家電交易市場盡管并非主流,那么,這樣一個小眾的市場,遵循的又是怎樣的監管原則?對此,重慶市商委、市工商局、市環保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未參與到二手家電市場的監管當中。“目前尚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持,我們想要監管也無從做起啊。”重慶市商委特商處處長楊利山表示,“而在新規正式施行之后,究竟由哪個部門來實施監管,還要看政策規定。”
縱深
呼吁出臺配套細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電每年的理論淘汰量超過5000萬臺,淘汰量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淘汰量將達到1.6億多臺。
按照該意見稿顯示,在今后的舊家電經營中,經營者應對收購的舊電器電子產品建立檔案資料,在收購時應當實行嚴格的登記制度。同時,經營者還應查驗舊電器電子產品質量狀況、性能情況和主要部件的維修、翻新情況及翻新件的商標、生產者信息,以此作為定價依據,并將查驗結果和收購價格一并記入產品檔案資料。
“這樣一個龐大的檔案庫建設,顯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且依然存在待完善的地方。”專家表示,“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對于如何監管二手家電網上交易市場,該辦法尚未提出可行方案。”
在上述專家看來,二手家電交易市場要想真正建立完善的回收和銷售體系,還需要出臺配套細則,進一步細化規定。“比如,將各種家電的新舊程度、型號、大小等指標量化,每一個經營者都可以根據相應的量化指標確定產品的回收和銷售價格。”
“在此之前,消費者購買二手家電時,最起碼需要向商家索取購買憑證和相關票據,一旦產品有任何問題,可通過撥打12315投訴到市工商局,由工商局或者消費者協會來幫助消費者解決。”重慶市工商局消費者投訴處相關工作人員這樣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