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傳積極信號 9月順差或收窄至240億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海關總署將于本月10日發布上個月以及今年1-3季度的外貿進出口數據。
受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萎縮影響,近期外貿數據持續低迷,但剛出爐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反彈傳遞出積極的信號,并結合同期基數及基礎原材料及礦產資源價格走勢情況,專家預計,9月外貿進出口數據較前月或有所好轉,貿易順差收窄至240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從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情況看,9月前三周主要航線貨量繼續維持弱勢格局,除北美航線外,其余航線船舶艙位利用率均維持在低位。歐洲航線旺季貨量依然未見起色,持續低迷,航線裝載率持續減少,僅為80%;地中海航線受歐債危機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貨量持續不振,艙位利用率僅維持在七成左右;北美航線運輸需求相對樂觀,貨量穩中緩升,艙位利用率在90%-95%;波斯灣紅海航線貨量有所回升,但平均艙位利用率依然維持在八成左右的低位;澳新航線貨量基本穩定,艙位利用率維持在八成附近;南美航線貨量波動較大,整體運輸需求有所上行;日本航線貨量逐周回升,傳統旺季來臨,進入中旬后貨量充足,倉位利用率由月初的七成升至八成以上。
“進口貨量可能繼續低迷。” 他表示,9月上半月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簡稱BDI指數)繼續大幅走低,在9月17日開始企穩反彈,但反彈后的水平依然低于8月,9月BDI均值較8月均值下跌10%。季調后的進口環比走勢與BDI指數環比走勢正相關,顯示9月貿易成交依然低迷。但基數較低有利于同比讀數回升。去年9月進、出口環比8月下降0.3%和2.1%,而2002年以來,9月進、出口額均較8月上升,未曾下降過。
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上升2.2個百分點至48.8%,反彈幅度高于歷史均值。有分析認為,新出口訂單回升,除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近期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刺激作用,顯示了積極的增長勢頭。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