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不敵進口奶全線虧損 加工一噸虧8000元
國產奶被進口奶沖擊得七零八落
進口奶對國產奶的沖擊力度正越來越大,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國產原料奶粉生產廠家集體虧損,近期黑龍江部分地區多家企業出現原奶限制收購,還出現了個別奶農殺奶牛的現象。
9月24日,飛鶴乳業貿易公司負責人付國紅稱,進口奶粉現在價格在2.2-2.4萬元/噸,國產奶粉價格成本至少3萬元,“賣一噸虧損6000元-8000元,現在企業都不敢出貨了”。
受此影響,東北原料奶粉主要生產企業完達山、光明乳業、飛鶴乳業等已經限制收奶。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雙鴨山市等地由于企業限制收奶,奶農原奶無處可賣轉而賣牛退出。
東北是國內原料奶粉主要生產基地,年產量占國內原料奶粉的70%-80%。2011年國內奶粉總產量為125萬噸。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進口原料奶粉8月底時突破40萬噸,預計全年總進口量將超過60萬噸以上。大批量洋奶粉的洶涌而入,國內奶粉生產企業的經營壓力將比以往大得多,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多家奶粉生產企業已經向國家商務部反映情況,商務部已經向東北多家奶粉生產企業去函了解實際情況。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建議國家啟動奶粉臨時儲備,以緩解企業壓力,避免沖擊整個乳業。
國產奶粉陷入全線虧損
“加工一噸奶粉虧損上6000元-8000元,都不敢收奶了”
自國內放開進口原料奶粉以來,國產奶粉價格一直比進口奶粉低很多。以新西蘭恒天然的奶粉價格為基準價,奶粉采購商則要求國產奶粉要比恒天然的價格每噸至少低2000元才采購。
而這一價格倒掛徹底在今年初開始出現翻轉,國產奶粉面對蜂擁而來的進口奶粉再也不具價格優勢。
完達山乳業集團品控部部長李健表示,完達山原奶收購每公斤差不多4元,按照8.2噸鮮奶生產1噸奶粉計算,成本在3.3萬元/噸,這還要加上加工費、人工費用、運輸費用,最終每噸成本在3.4萬元以上。
王丁棉表示,8月份之后從新西蘭進口的奶粉到岸價每噸用不了2.4萬元,從歐盟進口的奶粉到岸價格每噸2.3萬元便可成交。如按國內現行收奶價計算,國內每噸奶粉的生產成本要達3.4萬元,這就是說,國內奶粉比進口奶粉還要貴,有這么大的價差誘惑,有哪個企業不動心?
在進口原料的沖擊下,作為少數實行了生鮮乳政府指導價的地區,黑龍江省乳業的生存尤其艱難。黑龍江省2011年第四季度公布生鮮乳政府指導價,要求“乳品企業結算到奶農的基準價格為每公斤3.27元 ,下浮不低10%”。
面對來自奶源上游和下游市場的雙重夾擊,完達山、光明乳業、飛鶴等主要奶粉生產企業開始減少原奶收購。
付國紅表示,現在東北生產奶粉的多家企業都在限制收奶,加工一噸奶粉就要虧損6000元-8000元,企業都不敢收奶了。“企業簽協議的自有奶源現在企業還在繼續收,那些流動性的奶源企業現在都不收了。”
光明乳業、完達山、飛鶴等企業都出現嚴重的奶粉庫存現象。
一家企業負責人透露,光明乳業、完達山庫存量加大,都在1萬噸左右。付國紅透露,飛鶴原料奶粉庫存量也在5000噸左右。李健坦承,完達山是國內最大的奶粉供應商,目前庫存有數千噸奶粉。
光明乳業已經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的奶源基地限制收購原奶。據黑龍江光明松鶴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忠介紹,2011年,該廠一直保持日平均收購鮮奶520噸以上,但今年的日均卻只能維持在420噸左右,整整下降了100噸。
依安、克山等縣向飛鶴乳業求援,但飛鶴乳業為保克東縣奶源基地,無力再收外縣奶。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以往是完達山乳業的奶源基地之一,由于奶粉庫存壓力過大,完達山乳業2個月前已停止收購雙鴨山市的奶,這里部分奶農已經賣牛轉行,除此之外,黑龍江也有其他地方出現殺?,F象。
不過,李健表示,7-8月份是鮮奶生產旺季,奶源略有過剩,工廠對質量要求嚴,奶牛生病牛奶不能賣,有的奶農就可能把病牛處置掉。
王丁棉表示,進口奶粉便宜,國內企業不愿買國產奶粉,這導致國產奶粉企業虧損,奶粉賣不出去,企業不再收奶,奶農就只能倒奶或者殺牛。如果這種情況不解決,受損的還是整個國產奶粉行業。
企業寄望政府收儲
奶粉行業正不僅淪為進口奶粉的天下,也在不斷喪失議價權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今年新西蘭奶粉有8%-9%的增長,增加量約有35萬噸,奶粉供應充足,有可能以便宜價賣”。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國家一直是鼓勵進口農產品,目前國產奶粉行業陷入困境,但不會去限制進口。
有奶粉經銷商預計,今年最后的一個季度的奶粉進口價仍會保持一種超低運行的態勢,終端奶產品、大包裝原料奶粉的售價,亦很有可能會跟隨奶源價格同步走低。國內的奶粉經銷商們對未來幾個月的市場預測分析,基本上不樂觀。也有乳業企業高層人士認為,進口奶粉低價涌入“有傾銷嫌疑”。李健表示,“新西蘭的奶粉以前比我們貴很多,現在反而比國產奶粉便宜很多,個人感覺有傾銷嫌疑”。
不過,多位專家認為,進口奶粉便宜是受國際奶價短期波動影響。中國奶協理事陳渝表示,國際農產品玉米等原料價格都在上漲,沒必要進行傾銷。
為了擺脫目前困境,上述多家企業正在向通過中國乳品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向國家相關部門反映,希望出臺政策支持。
有企業負責人表示,9月15日之前,商務部還派人到東北多家企業調研,多個企業吁請相關部門能出臺政策支持,甚至希望政府出面臨時收儲。
國家臨時收儲早已有先例。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內有30萬噸原料奶粉滯銷,為緩解企業壓力和維護奶農積極性,國家進行了臨時收儲。
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如果明年國際奶價還是這么低,國內飼料價格還是這么高,可能會出現大面積倒奶殺牛的現象。政府部門可考慮啟動臨時收儲。
為了減少奶農倒奶殺?,F象,王丁棉表示,應該積極呼吁企業將鮮奶轉向生產巴氏奶,巴氏奶保質期短能很快消費掉,而生產奶粉如果賣不掉既浪費能耗和資源,也浪費奶源。
進口原料奶粉價格在下跌,對外資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而言,是一大利好, 但令人不解的是,外資配方奶粉仍在繼續漲價,國內奶粉行業正不僅淪為進口奶粉的天下,也在不斷喪失配方奶粉價格的議價權,情況堪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