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葡萄酒亂象:進價60標價6000仍有人買
來自上海釀酒專業協會的消息稱,目前不少其他行業的企業開始轉向酒業市場,其中以房地產企業最多,據上海市釀酒專業協會秘書長吳建華透露,這些酒業新兵大多是沖著進口葡萄酒的高毛利而來。
“十倍,二十倍,甚至是一百倍。”談及進口葡萄酒的市場零售價,吳建華認為唯有“亂”字可以形容:在銷售渠道的所有環節都會被加價,而終端餐飲的加價尤甚。
他說,一瓶進價幾十元的葡萄酒在中國被賣幾百元的現象非常普遍。但由于葡萄酒之間并沒有可比性,加上能鑒別葡萄酒質量好壞的消費者不多,葡萄酒價格虛高不下,“無論是白酒還是啤酒,該賣多少錢,大家心里都有數,如果賣得太貴,消費者便會不接受,但葡萄酒之間沒有可比性,即便是同一片葡萄地,不同年份的葡萄釀的酒品質也不一樣,況且葡萄酒的品種太多了。”
此外,習慣了高價的中國消費者因自身對葡萄酒了解不多,往往也不敢購買價格便宜的葡萄酒,“一瓶葡萄酒標價60元賣不出去,標600元便會有人買,即便再加一個零,6000元也能賣得出去。”吳建華說。
據吳建華介紹,進口葡萄酒的單價近年來增速很快,“今年上半年進口葡萄酒的單瓶價格比去年同期至少增長了20%以上”,而考慮到進口企業的避稅因素,實際價格增幅可能更高。此外,有數據顯示,以往占據進口葡萄酒三分之二份額的散裝葡萄酒已經被瓶裝取代。
吳建華認為,雖然今年進口葡萄酒量的增速有所放緩,但預計仍會突破50萬千升,比去年增長25%左右;且在所有酒種中,葡萄酒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酒種,“高端白酒被禁止‘三公消費’后,進口葡萄酒將是最好的替代品。”
吳建華預計,進口葡萄酒的規模在2015年前仍會保持快速上升,“目前進口葡萄酒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在很多地方還沒有進口葡萄酒。”
隨著業外資本的加入,酒業競爭也更為激烈。據吳建華介紹,目前確實已經出現個別進口葡萄酒商經營不佳的現象,“一方面受到今年經濟環境不佳的影響,另一方面還是渠道問題。”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作為上海最大的鋼貿企業之一,月洋控股集團今年下半年投資設立了上品無界酒類連鎖機構。上品無界酒類連鎖機構總裁程海表示,為了壓縮渠道費用,上品無界已經決定要自建專賣店,目前相關計劃已經展開。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