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原油價格再漲 國內成品油會否“三連漲”?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目前國際油價又再次快速上漲,市場人士擔憂,10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或“跟漲”。
最新三地油價變化率為0.09%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調價一天之后,國內成品油參考的布倫特dtd、辛塔、迪拜三地原油最新移動變化率,又達到了正的0.09%。在今年8月以來,成品油已上漲了兩次,下月滿足22個工作日后,會不會“三連漲”?另一方面,
昨天,德國憲法法院有條件批準歐洲穩定機制(ESM)通過,在未經德國下議院批準的背景下,德國政府對ESM的出資上限為1900億歐元,這意味著德國政府參與應對歐債危機。國際油價昨也快速上漲創日內新高97.63美元。分析認為,后市可能測試前期高點98美元。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這并不一定會帶來下月成品油再漲。“德國可以參與歐債危機應對,是個提振油價的消息,不過這種影響是短期的”,昨天卓創資訊成品油主管、分析師陳晴表示,這對國際油價是個利好,但影響油價的還有其他因素,尤其是美國大選來臨,近期美國會用各種方式打壓油價,下一次成品油價三連漲可能不大,未必實現。
今年7次調價下來,仍比國際油價漲得多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2012年國內共有7次成品油調價,其中4次上漲,3次下調,綜合算來,汽油累計上漲560元/噸,柴油累計上漲590元/噸,以本次調價后的供應價格,與2011年10月9日的調價價格對比,汽油價格上漲6.76%。而國際油價綜合到目前來看,與國內調價關系密切的布倫特期貨價格上漲1.89%,三地原油現貨均價上漲2.49%。
為何不足3%的國際油價漲幅觸發的卻是6%的國內油價漲幅呢?卓創資訊以為,罪魁禍首還是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夠合理。首先,與4%這個“數字游戲”有關,假設國際油價為100美元一桶,滿足4%的成品油上調條件時,只需漲4美元/桶;而從104美元的價位上,再要滿足-4%的成品油下調條件時,則國際油價需跌4.16元/桶,所以國內油價上調容易滿足,而下調相對較難。
分析認為,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夠合理,所以造就了國內成品油市場“漲多跌少”的畸形局面,成品油定價機制還需要不斷地完善改革,努力向市場化定價的方式轉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