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市場處于崩盤狀態 3年內情況都很難好轉
鋼鐵行業的不景氣情況超乎想象。
“8月份,整個鋼材市場已經處于崩盤狀態,因為任何一家鋼企,包括寶鋼股份在這種鋼材價格下,都必然虧損。”9月1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承辦的“2012年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表示。
根據中鋼協編制的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自2012年4月末價格指數121.19點起開始下降,到8月24已經降到103.28點,熱軋板卷價格指數為97點,而1994年該指數剛推出時為100點,即相當于一夜之間,鋼價跌回18年前的原點。
“8月的鋼材價格真的是崩盤價格,可以說對鋼材市場是災難性的,現在的鋼材價格相比于年初每噸下降了1000元,鋼企再怎么降低成本,能降下每噸1000元的成本嗎?”吳溪淳對目前鋼材市場直搖頭。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徐匡迪也表示,改革開放30年以來,僅僅1995年、1996年出現過類似情況,當時主要是投資過熱,且當時只有1億噸左右鋼鐵產能,所以很快就調整好了。“但這一次,我真的不樂觀,產能太龐大,目前看不到好轉希望。”
吳溪淳認為,鋼鐵行業陷入當前困境與2008年實施的“4萬億元”擴大投資計劃有關,“產能過剩不能全賴鋼企,沒有4萬億投資哪有如此高的產能?”
在“4萬億元”刺激政策之下,國內鋼鐵產量增加同時,大幅度的增加鐵礦石進口,直接刺激了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三大礦山獲利豐厚。而國外在鋼鐵業危機之下,大量鋼材和鋼坯涌入中國,沖擊了中國鋼材市場,造成鋼鐵行業在刺激政策下增產不增收。吳溪淳說,“嚴重的產能過剩和進口鐵礦石價格過高是當前鋼鐵行業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盡管目前鋼材市場價格已經處于崩盤狀態,但鋼企依舊延續生產慣性,并沒有實質性減產舉措。“我們的小轉爐還在生產,大家都指望著別的鋼廠減產,自己卻在生產,因為越是后面生產的,鐵礦價格降下來,成本就越低。”河南安陽一家鋼企高管表示。
目前來說,鋼鐵行業出口消化過剩產能不現實,而國內消化過剩產能過程將是痛苦漫長的,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教授、鋼鐵專家許中波表示,至少3年內鋼鐵行業都很難出現實質好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