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漲價箭在弦上 中秋國慶受關注
美國干旱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擴散,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自6月初至今,由于美國干旱導致大豆減少,大豆及豆粕價格不斷上漲,由此引發食用油加工企業及養殖業成本激增等種種衍生問題,而時近中秋國慶雙節,大豆的漲價是否會帶動食用油企業再度上調產品價格,即成了民眾觀注的重頭。
此前,多家食用油生產企業均稱“短期內不會上調食用油價格”,但對短期所指期限,卻并無回復;但另一方面,從零售終端走訪的結果來看,雖然賣場中多品牌食用油推出促銷裝,但結合此前的漲價契機,仍有不少消費者認為中秋國慶節前,食用油會上調價格。
原材料存貨減逾三成
來自商務部網站的信息顯示,重點監測的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油零售價格整體走高,各品種食用油價格上漲幅度從0.5%到2.7%不等。
而由于價格的不斷走高,今年以來,關于食用油生產企業被發改委約談要求平穩價格的消息不絕于耳。分析人士認 ,歸根結底,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特別是進入6月以來,由于美國等地干旱造成大豆減少,也使得大豆期貨及現貨價格不斷走高,在這種大環境下,以豆油為主的食用油價格隨之水漲船高。
從上市的幾家有食用油業務的企業狀況來看,2012年中報所示數據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業狀況。
同花順ifind顯示,目前有食用油業務的上市公司共有3家,分別為西王食品、東凌糧油及金健米業。而在今年上半年,3家公司的中金健米業虧損915萬元,西王食品及東凌糧油分別贏利3912萬元和330萬元。
不僅如此,同花順ifind顯示,原材料存貨類比得知,上述3家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原材料存貨下跌,其中,西王食品原材料本期存貨3724萬元,上期則約為5724萬元,同比減少35%;東凌糧油本期約9.7億元,上期則約為14億元,同比減少31%;金健米業本期約6345萬元,上期則約為1.06億元,同比減少40%。
由于原材料存貨具有穩定未來生產的作用,分析人士認為,食用油原材料存貨的驟減,也從側面反映了原材料短缺,而由于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已是必然。
專家表示,中秋國慶節前,食用油市場的趨勢肯定是以上漲為主,不過目前大多數超市都已進行了價格調高,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價格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中秋節國慶節期間,食用油價格會漲到峰值。
三因素或推動食用油提價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由于自去年年底以來,國際、國內食用油原料市場價格持續處于高位,使食用油企業的利潤率不斷被壓縮。對于目前糧油企業的利潤狀況,向健軍認為,“食用油企業應積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內部流程優化、提高管理運作效率來抵消成本壓力;爭取國家保障供應資源;積極優化產品結構;監控渠道庫存;同時,通過提高資金使用率,降低運營成本。”
此外,向健軍分析,未來食用油提價會基于三方面原因:首先,由于國慶及中秋黃金周的到來,許多餐館的用油量會明顯增加,市場進入食用油銷售旺季;第二,源于原料價格的上漲 ,一方面國內大豆等原料品質相對差,榨油率較低;另一方面大豆、棕櫚油等對外依賴度高,受國際行情影響嚴重;同時,勞動力和物流成本也不斷上漲 ;第三,食用油是市場定價商品,成本加上原材料等多層市場因素對齊價格的影響不容忽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