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庫存致本土體育品牌大量降價拋售 洗牌來臨
本土體育品牌情況不妙
目前,國內體育品牌正在大打促銷戰。
以往一兩百甚至幾百元的運動服飾自掉身價到二三十元的地攤價比比皆是。其實,早在六七月份,各大體育品牌紛紛搞起促銷活動,去年以來的高庫存,也許是體育品牌大量降價拋售的根本原因。
與眾體育品牌拋售相映襯,在證券市場上,體育品牌的股價也遭受著類似的被拋棄命運。8月27日,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五大體育品牌股價再次集體下跌,特步下跌1.045%,361度下跌0.962%,其他都跌幅超過4%,其中李寧跌幅最大,為5.855%。
“中考成績”不佳
體育品牌股價的集體下跌,與其“中考成績”不佳有關。
近日,本土體育品牌的中報相繼亮相,但集體“臉色”都很難看:高庫存不去,營業額徘徊不前。
具體情況來看,本土五大體育品牌中,昔日業界“一哥”李寧凈利潤降幅最大,下降84.92%,存貨高達11.38億元,占總資產14.98%,稅前盈利較去年同比下降77.3%。今年業績預虧。
匹克上半年的存貨為5.28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29.39%,營業額比去年下降28.5%,凈利潤降幅為43.35%,安踏和361度凈利潤分別下降17%和22.98%,其中,安踏的存貨比去年增加0.82億元,361度存貨現占總資產比例為5.11%。
相比之下,特步業績算是一大亮點:特步上半年營業額26.07億元,相比去年上漲了1.44%,存貨比去年減少了1.86億元,但特步在7月份舉辦的《2013年第一季度訂貨會》上明確公告,“集團2013年第一季度的訂貨會銷售訂單金額與2012年同期相比,下跌約15%-20%。”
“淘汰賽”登場
早在中期業績報告公布之前,各大品牌商似乎都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李寧意外拉響了預虧警報,如果警報最終變成現實,那么李寧集團將面臨自2004年掛牌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華人明星(北京)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8月26日晚上8時在其官方微博上評論,“本土體育品牌零售商的庫存危機仍未見底;在該行業調整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企業被淘汰出局。”
對于6.27億元的高庫存,8月6日,安踏發出公告稱,“經過此等審慎調整后,加上本集團由2013年訂單起開始采取新的批發折扣率政策,于7月結束的本集團2013年第一季度訂貨會之訂單金額下跌約20%至30%。”
相較于安踏、特步訂單量的減少,匹克則選擇減少銷售網點。2012年6月30日,匹克集團在中國的授權經營零售網點數目為7059個,與2011年末相比凈減少747個。預計到2012年底,匹克授權零售網點數目將減至6500個。
國內體育品牌不僅要在“淘汰賽”中角逐勝負,還得抵御外來入侵。阿迪達斯的公開數據顯示,阿迪達斯2012上半年全球銷售額達到73.41億歐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4.55億歐元,同比增長30%。同時,阿迪達斯還上調了全年凈利潤預期,預計全年凈利潤將以15%-17%的幅度增加。不僅業績大好,股市也節節攀升。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阿迪達斯股價去年上漲了19%。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