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持續供大于求 價格進一步走低
前不久,必和必拓發布2012財報稱,由于大宗商品價格疲軟,該公司在截至6月30日的2012財年利潤下滑35%至147億澳元(154億美元),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利潤下滑。
必和必拓CEO高瑞斯昨天表示,近期礦業價格回調顯示出長期價格可能會低于目前的價格。必和必拓計劃在未來兩年每年將產量提高10%,以抵免多數產品在較長時期內價格下滑的影響。而在專家看來,鐵礦石進口價格在跌至近三年最低水平后,還有望繼續降低。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昨天,63.5%印度粉礦期貨報價106至108美元/噸,早已經跌破了120美元/噸的心理關口。與去年初超過200美元/噸的價格相比,價格接近“腰斬”。2010年2月底,淡水河谷率先與日韓鋼廠達成協議,當時達成的季度協議礦價是108美元/噸。這就是說,目前的礦價已低于2010年初的協議價格,下跌至自2009年末以來的最低水平。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王國清分析,全球生鐵產量增速,遠低于鐵礦石產量增速,這是鐵礦石價格下跌的根本原因。“2010年和2011年,鐵礦石價格一路高漲,導致資本紛紛涌入采礦業。經過這兩年的發展,鐵礦石的產量提高較快。”
與此同時,鋼鐵企業對于鐵礦石的需求則并未明顯增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于產能過剩,中國鋼鐵企業陷入了全行業虧損的境地,而且專家預測,虧損的現象短期內難以改變。企業虧損,減少生產就成為必然的選擇。而在港口,高價庫存堆積嚴重。而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受到經濟疲軟的影響,鐵礦石需求不旺。
“幾種情況對比一分析,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持續。”不過王國清認為,國外礦商的鐵礦石生產成本較低,價格下降短期內對礦山企業的利潤影響不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