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走私猖獗 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
目前,一些國家已經重啟了稀土開采計劃,業內人士表示,包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內的稀土礦山開發和冶煉等多個項目運行非常順利,預計下半年將會陸續投產,主要集中在輕稀土方面,不僅產量可觀且成本非常低廉,意味著“中國單一供應稀土”的格局將發生變化。
“稀土市場價格未來一兩年內會有很大的調整,供應格局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是個挑戰,成本將成為主要的競爭因素。”包鋼稀土董事長張忠說。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業內權威人士同時表示,受到國外稀土資源供應的沖擊,國內稀土價格下半年仍將面臨下跌風險,利潤下滑、市場萎縮等將給國內稀土行業帶來“大洗牌”。
政府“專項行動”多為“運動式執法”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工信部日前發布了《稀土行業準入條件》,填補了稀土礦山開發、冶煉分離、金屬冶煉項目的產業準入空白。然而,相對于2010年的征求意見稿,"對不符合準入條件基本要求的項目,電力部門依法停止供電"等表述,均在上個月發布的定稿中被刪除。
對此,相關主管部門的官員竟回應稱,“這是無奈之舉,若將停電、禁止出口配額等表述寫入文件,如果受罰企業較上勁了,發起行政復議甚至行政訴訟,我們就很被動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層稀土監管官員表示,當地類似的"專項行動"多為運動式執法。一方面,在上級的督促和行政問責下往往采取遠遠嚴于平常的懲罰措施,大規模的人財物力投入難以持續,卻仍無法完全得到群眾的信服;另一方面,少數非法生產因地方保護主義、裙帶關系也會在整頓中"逃過一劫","風聲過后",未"逃過一劫"的非法稀土礦和冶煉廠也容易死灰復燃。
除此之外,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有色行業下半年面臨艱難的“去庫存”過程。根據統計,13家公布半年報的稀土永磁概念企業上半年存貨共計168.16億元,較去年130.33億元同比增長29%。而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僅增長12%。
從存貨明細來看,根據統計,12家有可比數據的稀土永磁概念企業,上半年原材料存貨為24.64億元,較去年同期原材料存貨30.58億元下降19.2%。這說明企業產成品和半產成品存貨在增加,企業生產積極性在下降。
稀土走私規模觸目驚心
近年來,由于國際市場稀土價格趨高,稀土走私活動猖獗。去年我國海關將稀土列為重點打私項目,全年查獲稀土走私案件10余起。
“2011年國外海關的稀土進口統計數量,比我國海關的出口統計數量高出1.2倍,也就是說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談到稀土走私問題,中國稀土協會秘書長馬榮璋憂心忡忡。
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出口原礦的現象已經很嚴重,雖然很難統計數量,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保守估計,應該有好幾千噸。
馬榮璋說:“這些非法出口的原礦產品中大部分是南方中重稀土礦產品,儲量少,戰略價值大。而且走私助長了私挖濫采行為,這將大大削弱我國稀土管理政策的效力。”
部分稀土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稀土走私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國家應盡快完善政策,加大對稀土走私的打擊力度。
齊魯證券分析師閆磊表示,海外稀土礦山開始重啟,產能釋放的速度之快超過國內的預期;通過行業的需求與供給分析,中國稀土冶煉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或將從2010年的95%下降至2015年的63%,絕對數量或將從12萬噸下降至9.3萬噸。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稀土價格在短期內難有好的表現,這必然對相關上市企業造成巨大業績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