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沖擊國內鋁業 中國鋁業上半年巨虧32.53億
近日,中國鋁業發布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繼一季度虧損將近11億元后,其二季度虧損進一步擴大,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2.53億元。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市場供大于求導致鋁價低迷,成本不斷攀升是中鋁巨虧的主因。而俄羅斯鋁業巨頭甚至建議中國鋁業到俄羅斯參股以降低成本。
事實上,鋁業產能過剩已是業內共識,國際鋁業協會8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球鋁庫存增加5.8萬噸,至208.8萬噸。在此背景下,眾多國外鋁業巨頭紛紛減產以穩定鋁價,減少虧損。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近日宣布,將于今日減產27.5萬噸,以反映公平的鋁價。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現行的倫敦金屬交易所鋁價為1850美元/噸,即使加上現價市場每噸200美元的溢價,仍無法反映真正的鋁成本。俄鋁副行政總裁奧列格·穆哈麥德申表示:“大約30%鋁生產企業處于虧損狀態。除中國外,多國企業都在削減產量,總減產量達130萬至140萬噸,包括力拓減產50萬噸,美鋁減產24萬噸。”
中國鋁業似乎仍然無動于衷,鋁價低迷并沒有倒逼行業供給有效收縮。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電解鋁產量1130萬噸,增長9.9%,加快3.1個百分點。Wind數據顯示,2012年多家中國電解鋁公司產能都有新增放量,包括新疆神火、旗能鋁廠、涪陵鋁業等。
談到中國鋁業的高運營成本,穆哈麥德申分析指出,中國河南工廠的冶煉成本為每度電5至7美分,而在西伯利亞,成本則為3美分。“中國企業應關閉老舊廠房和低效產能,可以考慮在俄羅斯參股,此舉有利于拉低生產成本。”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